正文 第17章 經典文章選讀(5)(2 / 3)

當然,所有這些都是錯誤的,但不是根本性的錯誤。它們是那個更深層更係統的錯誤的症狀及其結果,即允許我們把這些動物當作缺乏獨立價值的存在物、當作我們的資源(事實上是當作一種可再生資源)來看待和對待的製度。給被飼養的動物更多的空間、更自然的環境、更多的伴侶,這並不能改正那個根本性的錯誤,就像給實驗動物更多的麻藥、更幹淨的籠子並不能改正用動物做實驗這一根本性的錯誤一樣。隻有完全取消商業性的動物飼養業才能改正這一根本性的錯誤,正如道德所要求的(出於類似的原因,我在此無法詳細展開)無非是完全禁止商業性和娛樂性的打獵和捕獸行為。因此,正如我所說,權利論的含意是明顯的,而且是毫不妥協的。

我的最後兩點是關於哲學,即我的專業的。十分明顯,哲學不能代替政治行動。我在這裏以及其他地方寫下的文字本身並不能改變現實。隻有我們的(以這些文字所表達出來的思想為指導的)行動——我們的活動,我們的行為才能改變現實。哲學能夠做的,以及我力圖做的,無非是對我們的行動目標做出說明。而且,它說明的是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是如何去做。

最後,我想起了我的一個很有思想的批評者,即我在前麵提到的那位批評者。他批評我“過於理智”。確實,我是很理智的:間接義務論、功利主義、契約論——這些觀點的內容幾乎都是由深層的激情構成的。但是,我還想到了我的一個朋友曾放在我麵前的另一個形象——表現有節製的激情的女芭蕾舞演員的形象。長期的辛勞和汗水、孤獨與練習、疑慮與勞累,那是對她的技能的訓練。但是,這裏也充滿激情:她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出人頭地、想通過身體來表達內心的感情、想表達得恰如其分、想震撼我們的心靈。這就是我想留給讀者諸君的哲學形象:不是“過於理智”,而是有節製的激情。關於節製的問題我們已談夠了,現在我們來談談激情。曾有多少次(而且這種事情經常發生),當我看到被人類掌握著其生殺大權的動物身陷苦境、或讀到或聽到這類報道時,我的眼淚就止不住地流下來。它們的痛苦、它們的不幸、它們的孤獨、它們的無辜、它們的死亡,這些都令我感到生氣、憤怒、可憐、遺憾、憤慨。整個造物界都在我們人類施加給這些沉默而孤弱無助的動物的罪惡的重負下呻吟。是我們的心靈,而不是我們的大腦,要求結束這一切,要求我們為了它們而掃除那些支持著我們對它們的全麵壓迫的習慣和力量。正如書中所言,一切偉大的運動都要經曆三個階段:譏笑、討論、接受。正是這第三個階段——接受的實現,既需要我們的激情,又需要我們的克製;既需要我們的心靈,又需要我們的頭腦。動物的命運掌握在我們手中。願我們每個人都為上述目標的實現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我的呼籲》——阿爾伯特·史懷哲我要呼籲全人類,重視尊重生命的倫理。這種倫理,反對將所有的生物分為有價值的與沒有價值的、高等的與低等的。這種倫理否定這些分別,因為評斷生物當中何者較有普遍妥當性所根據的標準,是以人類對於生物親疏遠近的觀感為出發點的。這標準是純主觀的,我們誰能確知這種生物本身有什麼意義?對全世界又有何意義?

這種分別必然產生一種見解,以為世上真有無價值的生物存在,我們可以隨意破壞或者傷害它們。由於環境的關係,昆蟲或原生動物往往被認為沒有價值。但事實上,我們的直覺意識到自己是有生存意誌的生命,環繞我們周圍的,也是有生存意誌的生命。這種對生命的全然肯定是一種精神工作,有了這種認識,我們才能一改以往的生活態度,而開始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價值。同時,獲得這種想法的人會覺得需要對一切具有生存意誌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態度,就像對自己一樣。這時候,我們便進入另一種迥然不同的人生境界。

這時候,善就是:愛護並促進生命,把具有發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價值的地位。惡就是:傷害並破壞生命,阻礙生命的發展。這是道德上絕對需要考慮的原則。由於尊重生命的倫理,我們將和全世界產生精神上的關聯。平時我都盡力保持清新的思考和感覺,而懷著善的信念,時時依據事實和我的經驗去從事真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