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穿上這樣的新服裝,該叫它什麼名字呢?武則天左思右想,認為平時人們身上穿的各種衣服,都有個“衣”字偏旁,自己是一國之君,幹脆給君字加個“衣”字旁,叫“裙子”,這也可以說明裙子是自己這樣的女皇帝發明的。
從此以後,裙子開始由宮中傳到了民間,社會上的婦女們也相繼興起了裙子這種方便的服裝。
22
牛仔褲的由來
如今,牛仔褲已在世界各國廣為流行。然而追溯起來,牛仔褲是19世紀才出現的。
1850年,美國西部出現了淘金熱。有個名叫“利維·斯特勞斯”的淘金者也去了舊金山。他原先是個布商,隨身帶著幾匹可做帳篷、車篷的帆布。他看到淘金工穿著的棉布褲極易磨破,便用所帶厚實的帆布做低腰、直腿統、臀圍緊小的褲子出售,大受淘金工的歡迎。後來,牧場的牛仔也開始穿這種褲子。人們就開始稱這種褲子為“牛仔褲”。
後來,利維把褲料改為靛藍斜紋粗布,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於1871年申請專利,正式成立“利維·斯特勞斯公司”,逐漸發展成為國際性公司,產品遍及世界各地。
23
牛仔褲上銅扣的由來
現在常見的牛仔褲上,有的還釘上許多銅釘,這不僅僅是裝飾品,也有其用處。
據說在187O年時,斯特勞斯積累的資金已相當雄厚,正忙於大量生產“賴維”牛仔褲。有一個小裁縫聽到女顧客訴說她丈夫在幹活時,褲縫、袋口容易撕破,縫補麻煩。這個“信息”使他從地上散落的銅釘得到啟示:既然銅釘可以連接馬毯和篷車,使之牢固,當然也可以連接褲縫。這一改進,可以獲得專利,但這位小本經營的裁縫沒有資金去登記專利權,隻好求助於“牛仔大王”斯特勞斯6兩人一拍即合,於是有銅釘的牛仔褲取得專利後便問世了。
24
褲線的由來
在褲管中間留褲線的做法應歸功於英國愛德華王子,也就是後來的愛德華七世。
據說,有一次愛德華王子在裁縫店裏試穿一條褲子。這條褲子已疊放了一段時間,因此褲管前後各在中間形成了一道折痕。愛德華王子很喜歡這樣的折痕,因為這些折痕使褲管顯得很苗條。於是他就穿上了這條帶折痕的褲子,這種作法很快就流行起來。
後來,人們不滿足於褲管折疊後自然形成的折痕,便用熨燙的方法,使褲管上的折痕更加明顯。而這種折痕,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褲線。
25
海軍服的由來
世界上的海軍幾乎都穿著藍白條的製服,而這種搭配跟海洋的顏色並沒有什麼聯係。那麼為什麼會是如此搭配呢?這就需追尋一下它的由來了。
有一天早晨,英國的國王格奧爾格二世到當時專為英國貴族騎馬休閑的海德公園裏散步。他看見布列特福爾德公爵夫人身穿女子騎馬常穿的藍長服,腰間紮了條白腰帶,騎在馬上正在飛跑,國王很是高興,因為他覺得這兩種顏色搭配在一起很雅致,也很和諧。
因為英國是海島國家,所以曆來很重視海軍建設,國王也就特別注重海軍的艦隊。他受到公爵夫人穿著的啟示後,立即召見了海軍的負責官員,要他們革新海軍服裝,並要求像公爵夫人的穿著一樣,用藍白顏色結合設計海軍製服。
國王的意誌就是法令,同時,這也迎合了海軍官兵不滿意現用軍服而期望改革的願望。在此之前,英國海軍製服和顏色極不協調。海軍軍官的上衣為綠色或灰色,下身為白色或紅色的褲子;水兵則穿步兵上衣,褲子的式樣亦雜七雜八。
英國這種藍白相間的海軍製服在各國海軍中迅速傳開。到19世紀,許多國家的商業船員也紛紛加以效仿。根據國王命令而誕生的藍白相間的海軍服(也叫“海魂衫”)一直流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