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各地的風俗不同,地名也是千差萬別。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典型的地名背後都有與眾不同的典故。這些地名讓人們時常想起這些典故,這些典故也隨時提醒人們這些都是有故事的地方。
40
北京為何叫“四九城”
老北京城以城牆劃分,大體可分為4層,即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所謂“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門和內城的九門。皇城四門分別是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而內城的九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
內城九門是有一定含義的。正陽門取“聖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之意;崇文門指“文教宜尊”;宣武門指“武烈宣揚”;朝陽門指“迎賓出日”;阜成門指“物阜民安”;東直門、西直門取“民興教化東至東海,西至西垂”的含義;安定門取“文臣翊讚太平,交待而後安享”之意;德勝門是指“武將疆場奏績,得勝回朝凱旋”之意。
41
廣州為何叫“羊城”
中國的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別名。比如廣州,就有羊城的別稱。廣州為什麼被稱為“羊城”呢?
很久以前,廣州發生過一次大饑荒,百姓已經幾天沒米下鍋了。可是做官的老爺卻像強盜一樣,照舊向老百姓要糧食。那時候,城裏的坡山腳下住著父子二人,因為交不出糧食,父親被抓走了,官老爺讓兒子3天之內把糧食交齊,不然就要他父親的命。
這個少年十分孝順,但是沒有辦法能救父親,他急得痛哭失聲。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他的哭聲感動了天上的五位仙人。仙人們騎著五隻不同顏色的羊,拿著穀穗,來到了少年的家裏。
他們把穀穗交給少年,讓他趕快把穀粒種進土裏,明天天亮時,就能收獲很多的稻穀。他們還告訴少年,以後如果遇到了困難,就到坡山腳下找他們,說完仙人就不見了。少年按照仙人的吩咐種下了穀粒,第二天果然收獲了幾大筐稻穀。
少年把稻穀如數交給官府。官老爺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感到很奇怪,就板起麵孔追問這稻穀的來曆。在威逼之下,少年隻好如實相告。官老爺聽後,心中暗自盤算:如果把五個仙人抓到手,不就可以發大財了嗎?於是,他釋放了少年和他的父親,馬上命令差役去坡山腳下捉拿仙人。
少年感到事情不妙,急忙跑到坡山腳下,告訴仙人們趕快離開。仙人們點點頭,感謝少年的關照,然後告訴少年,快把剩下的穀種撒到地裏。這樣,官府就搶不走了,百姓就可以有吃的了。說話間,差役們到了,五位仙人騰空而起,差役們一點辦法也沒有。仙人帶來的五隻羊留在了草地上,差役們剛要去抓,五隻羊簇擁在一起,變成了一塊大石頭。
今天,五羊已經成為廣州的城徽標誌。“羊城”這一別稱,已滲透到廣州生活的各方麵:書有《羊城古鈔》,刊有《羊城古今》,報有《羊城晚報》,景有“羊城八景”,許多樓宇商標、公司社團、名勝古跡均以“羊城”命名。
42
天津名稱的由來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後,將他的兒子們分封為王,駐守在全國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為燕王,駐守於北平,就是現在的北京。
朱元璋去世後,傳位給他的長孫朱允炆。朱棣為與朱允炆爭奪皇位,發動了中國曆史上的“靖難之役”。
1399年,燕王朱棣率軍南下,從天津三岔口渡河襲取滄州,於1402年攻入當時明朝都城南京,登上了天子寶座。
朱棣登基後,對他爭奪天下時經過的三岔河口十分讚賞,認為那是塊風水寶地,叫群臣獻名。最後,朱棣選中“天津”二字,意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不久,朱棣遷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門戶,軍事地位日益重要。
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朱棣在天津設衛。“衛”是明朝的一種軍事建製,天津共設三衛,駐軍1.6萬多人。於是,人們又將天津叫做“天津衛”。設衛就要築城,天津作為一個完整意義的城市曆史由此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