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地理故事(1)(3 / 3)

後來,秦文公有感於此事,便在陳倉山北坡巨石處建了一座廟。相傳,每當有人祭祀時,便有赤光長十餘丈,從南陽而來飛入祠中,並有“殷殷”的雄雞叫聲,終夜不停。

因為秦穆公為春秋時“五霸”之一,而漢光武皇帝又發跡於南陽,所以,“寶雞殷鳴”便成了吉祥之意。後來,唐肅宗李亨便改陳倉為寶雞。

47

秦皇島名稱的由來

秦王嬴政吞並六國,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後,他為了長生不老、益壽延年,便派了一個名叫“盧生”的方丈替他到海上去求長生不老藥。盧生提出要齋戒沐浴3天,然後帶上珠寶法器,找一個沙軟潮平的地方乘船入海。秦始皇答應後,便派出大隊人馬去找入海的地方。

3天後,有一隊人馬回報說:在碣石山東北80多裏的海岸上,發現一個翡翠般的海島,那裏風小浪平,適於船隻航行。秦始皇親自登上小島一看,島上蒼鬆翠柏,一片碧綠,開滿了鮮花,大海風平浪靜,海邊細沙像鋪了層柔軟的絨毯,景色美極了。他不由讚歎道:“我遊遍天下,不料在此發現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如能在此久住,也可算作神仙了。”於是,他命盧生帶著20多名隨員和一些貴重物品,分乘三艘船入海了。秦始皇親自為他們送行。

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雖然一無所獲,卻意外地發現了這塊伸入渤海的小小半島。後人在秦始皇站過的東山腳下刻碑為記:“秦始皇求仙入海處。”秦皇島也因此而得名。

48

分鍾寺村名字的由來

北京外城南麵三個城門,東邊的那個門叫“左安門”。出了左安門,往南偏東一點,有一個地方叫“分鍾寺村”。

據說,很多年前,一個村裏住著一個慈眉善目的老頭兒,村民叫他給村裏打更,老頭兒答應了。村民問他:“大爺,您給我們打更,給您多少工錢呢?”老頭兒笑了笑,說:“我不要工錢,你們給我攢著,等攢得錢多了,你們鑄一口鍾,打鍾就不用打更了。”大夥兒也答應了。打這兒,老頭兒就天天夜裏打更。

老頭兒打更的日子多了,他就把村子裏的人的脾氣都摸得清清楚楚的,到打“亮更”(早晨三點到五點)的時候,他打更就有了分別。他知道哪一家小夥子勤勞,他打到這家門口,就輕輕地敲幾下梆子,讓這個小夥子不必忙著穿衣裳下炕。他知道哪一家小夥子懶惰,他打到這家門口,就重重地敲幾下梆子。懶惰的小夥子聽了,就仿佛聽見敲鐵板一樣的響亮,雖然心裏恨著老頭兒,嘴裏罵著老頭兒,可也就下炕幹活兒去了。

老頭兒打了很多年梆子,等到他再也打不動的時候,新鍾也鑄成了。這口新鍾很奇怪,它的聲音不像鍾聲,像有人在耳朵旁邊說話一樣,而且是一個人聽了一個聲音。如果懶人聽了,就是“下炕!下炕”;如果勤勞的人聽了,就是“不忙!不忙”;如果牧童聽了,就是“放羊!放羊”。村民就管這口鍾叫“分鍾”,這個村子也被稱為“分鍾寺村”。

49

公主墳名字的由來

北京地名之中有不少帶個“墳”字,例如,“八王墳”、“公主墳”、“鐵獅子墳”、“甄家墳”、“鐵家墳”、“李家墳”、“索家墳”等。其中,比較受關注的就是“公主墳”。

相傳,乾隆派人拆明陵,給自己修陵寢,被劉墉奏了一本,參了皇上一個挖墳掘墓之罪。乾隆無法抵賴,隻得準奏,自己定了個發配江南。說是發配,實際上是一不穿罪衣,二不戴刑枷,隻是換上便衣小帽步行罷了。劉墉、和珅跟著。

三個人走了一天,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一戶人家,住著父女倆。父女倆熱情地招待了他們。

第二天,他們要走了,乾隆看見這家的小姑娘長得很清秀,就對老人說:“老人家,你要樂意,就讓您的女兒給我做幹閨女吧!”老人一聽,高興地答應了。乾隆從懷中掏出一塊黃手帕,遞給小姑娘,說:“如果有困難,就拿它到京城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