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地理故事(2)(3 / 3)

呂洞賓想,這下完了,連八仙都不行,哪裏還有能工巧匠呢?正在這時,忽然從空中傳來一陣奇怪的鳥叫聲。他連忙抬頭一看,隻見魯班師傅正騎著一隻木鳶朝著他嗬嗬地笑。呂洞賓急忙迎上去,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魯班師傅走下木鳶,看了看山的高度,又打量了一下地勢,隨手從山坡上撿來幾根樹枝,在地下架了拆,拆了架,想了一會說:“咱們明天早上再商議吧。”

第二天早上,雞剛叫頭遍,呂洞賓就急急忙忙地爬上蛇山,隻見一座飛簷雕棟的高樓已經立在山頂上了。他大聲呼喊魯班的名字,可連魯班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隻看見魯班留下的一隻木鶴。這木鶴身上披著黃色的羽毛,正用一對又大又黑的眼睛望著他。呂洞賓非常高興,一會兒摸摸樓上的欄杆,一會兒看看樓下的江水,又取出一隻洞簫對著波浪滾滾的江水吹起了曲子。

他一邊吹簫,一邊又看看木鶴,這木鶴竟隨著音樂翩翩起舞!他騎到木鶴身上,木鶴立時騰空,衝出了樓宇,繞著這座高樓飛了三圈,一聲鶴唳,鑽進白雲裏去了。

後來,人們就給這座樓起了個名字,叫“黃鶴樓”。

54

醉翁亭的由來

醉翁亭在今安徽省滁縣的琅琊山中,它修於北宋年間。

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歐陽修被貶到滁州任太守。他生性好遊山玩水,飲酒題詩。於是,他命山裏的僧人智仙在琅琊山的釀泉旁建了一個小亭子,作為遊憩之所。

歐陽修常與一些興趣相投的朋友在亭中飲酒,自稱“醉翁”。這座亭也由此而出名,曰“醉翁亭”。

歐陽修還寫過一篇優美的散文《醉翁亭記》,流傳至今。

55

金字塔的由來

埃及法老(國王的尊稱)的陵墓,底座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窄,直至塔頂。從遠處看,陵墓的外形很像漢字的”金’,字,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金字塔”。在埃及文中念作“庇裏穆斯”,即是“高”的意思。埃及的金字塔,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關於金字塔,在古代埃及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奧西裏斯的法老,他教會了人們種地、做麵包、釀酒、開礦,因此,人們都很崇拜他。但是,這引起了他的弟弟塞特的忌妒和仇視。塞特慫恿一些人誘騙法老躺進一隻美麗的大箱子,爾後加上一把大鎖,扔進了尼羅河。

奧西裏斯被害以後,他的妻子設法找回了屍體,塞特獲知後又將屍體偷去,剖成14塊,分別拋棄在不同的地方。奧西裏斯的妻子在人們的幫助下,從各處找到了丈夫被肢解的屍體,就地埋葬了。

奧西裏斯的兒子長大後,勇敢地打敗了塞特,為父報了仇,又把父親的屍體碎塊從各地挖了出來,拚湊在一起,做成了幹屍“木乃伊”。後來在神的庇護下,父親在陰間做了法老。

從此,每個埃及法老死後,都要把奧西裏斯的神話表演一次。首先是舉行尋屍儀式。第二步舉行潔身儀式,即解剖屍體,把內髒和腦髓取出,製成幹屍“木乃伊”。第三步誦念咒法,為“木乃伊”開眼、鼻、耳、口,把食物塞進它的嘴裏。據說,這樣就能像活人一樣呼吸、說話、吃飯了。最後是安葬儀式,把“木乃伊”裝入石棺,在地上挖一個坑,再堆成一個沙堆,沙堆周圍砌成石牆,這種墳墓叫做“石凳”。

到公元前27世紀的埃及第三王朝,法老傑賽爾認為這種“石凳”規模太小,不能作法老的永久住所。於是,他就命建築師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石凳”,並在上麵加蓋了五個一層比一層小的“石凳”,使整個陵墓高達61米。這是埃及的第一座塔形的陵墓。從那時起,埃及曆代法老興建了70餘座金字塔。其中以第四王朝法老齊阿普斯的金字塔為最大,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大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