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絕經期尿失禁的用藥和食療(1 / 2)

中醫治療:

腎氣虛寒

證候:小便不禁,隨時自遺,小便頻而清長,畏寒背冷,四肢不溫,麵色[白光]白,倦怠乏力,膝腰酸軟,兩足無力,或滑精早泄,陽痿,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脈象沉細無力。

治法:溫腎固澀。

主方:鞏提丸合濟生菟絲子丸

用法:

加減:氣虛明顯加人參;若下焦虛冷好轉,應減少溫補腎陽之品,可在縮泉丸的基礎上加菟絲子、補骨脂、肉蓯蓉。

肺脾氣虛

證候:小便不禁,次數較頻,咳嗽氣喘,神脾氣怯,四肢乏力,納減便溏,小腹時有墜脹,

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軟無力。

治法:健脾補肺。

主方:不中益氣湯加味

用法:

加減:若困睡不醒,加菖蒲、遠誌清心醒神,兼以化痰濕;若大便溏泄者,加炮薑以溫脾祛寒止瀉;咳喘有痰者,加法夏、陳皮、枇葉、白果、款冬。

肝腎陰虛

證候:小便不禁,尿少短澀黃,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形體瘦弱,或兩顴潮紅,五心煩熱,夜寐欠佳,大便幹結,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佐以固澀。

主方:大補陰丸加減

用法:

加減:尿短澀不暢,可加土茯苓、半枝蓮、魚腥草清熱濕;低熱寐差加地骨皮、丹皮、酸棗仁、遠誌清虛熱、安神。

濕熱下注

證候:小便不禁,尿短黃澀,滴瀝不暢,尿道灼熱,刺痛,少腹重墜,腰酸低熱,口苦口幹,舌紅苔黃膩,脈細滑數。

治法:滋補肝腎,佐以固澀。

主方:大補陰丸加減

用法:

加減:尿短澀不暢,可加土茯苓、半枝蓮、魚腥草清熱濕;低熱寐差加地骨皮、丹皮、酸棗仁、遠誌清虛熱、安神。

下焦蓄血

證候:小便不禁,滴瀝不暢,小腹脹滿隱痛,或觸及塊物。苔薄,舌質淡黯,或有紫斑、脈

澀或細數。

治法:活血化瘀。

主方:少腹逐瘀湯

用法:

加減:夾瘀熱者,加山梔、黃連清熱;氣滯腹痛加柴胡、枳殼、白芍、元胡行氣止痛;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淮山藥、茯苓健脾益氣。

飲食治療:

絕經期尿失禁食療(僅供參考,詳細請谘詢醫生):

山藥甲魚湯:山藥15克,枸杞10克,甲魚一隻,生薑、鹽、黃酒適量。甲魚宰殺清洗幹淨後與山藥、枸杞一同燉煮,熟後加入生薑、鹽、黃酒調味即可。功效:滋陰補腎,益氣健脾。適用於陰虛體弱的尿失禁患者。

羊肉粳米粥:羊肉50克,豌豆100克,粳米200克,鹽、味精、胡椒適量。羊肉洗淨切成小塊加豌豆、粳米及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煮至熟爛,放入鹽、味精、胡椒粉調味即可。功效:補中益氣,預防及治療中氣虛弱的尿失禁。

黃芪烏雞湯:黃芪50克,烏雞一隻,小蔥、薑、酒、鹽適量。上述原料煮熟後加小蔥、鹽調味即可。功效:補脾益腎,適合久病、年老體虛的尿失禁患者。加粳米即為黃芪烏雞粥,功效相同。實驗研究證明,黃芪有雌激素樣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和減少絕經期婦女因缺乏雌激素而引起的尿失禁。

黃芪蜂蜜飲:黃芪30克,蜂蜜10克。黃芪用開水衝泡放涼後兌入蜂蜜即可。功效:防治年老體弱、充盈性尿失禁及老年婦女尿失禁。

老年性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能控製,不隨人意地自行流出,多為張力性失禁。飲食上可適當服食酸澀的果品固縮小便,如芡實、蓮子、山楂、石榴、烏梅、櫻桃等,應常服羊肉、狗肉、雀卵、蝦、韭菜、紅棗、核桃仁、白果等食物,不宜多飲茶水、湯、果汁、咖啡等飲料。將銀杏葉泡茶飲用.可預防因寒引起的尿頻。另外,具有補腎功效的食物.對尿頻的防治有益,如蝦,核桃,年糕等。其中,蝦可治療夜間尿頻,核桃可治療衰老引起的尿頻。

老年性尿失禁食療:

荔枝肉燉豬脬:荔枝肉30g,糯米30g,豬脬(豬膀胱)1隻。先將豬脬清洗幹淨去尿臊味,切成絲;將荔枝肉擇洗幹淨,與淘洗幹淨的糯米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加豬脬絲及料酒,改用小火煨燉至豬脬熟爛、糯米酥爛、湯汁黏稠即成。每晚溫熱服食之。對肺脾氣虛型老年性尿失禁及夜間多尿者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