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目標(1)(2 / 3)

胡錦濤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全麵加強農村生產力建設,針對製約農村生產力發展的突出問題,抓住關鍵環節,采取綜合措施,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二是要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廣辟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途徑,形成農民增收的長效機製。三是要擴大農村基層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務公開製度,開展普法教育,確保廣大農民群眾依法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四是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快發展農村教育文化事業,倡導健康文明的新風尚,培育造就新型農民。五是要堅持以解決好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著力點,促進農村和諧社會建設,關心農村困難群眾生活,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加強農村社會建設和管理。六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體製,統籌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充分尊重廣大農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全麵增強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活力。

胡錦濤指出,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保證。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切實把這件關係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好。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廣泛聽取基層和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區分輕重緩急,突出建設重點,分步實施,紮實推進。要從農民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見效的事情抓起,不斷讓農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廣大幹部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做到關心農民疾苦、尊重農民意願、維護農民利益、增進農民福祉。

我們應該把胡總書記的講話,看成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及建設新農村文化的指導思想。用他的講話精神來領會中央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件的豐富內涵。

最近剛剛召開的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角度,進一步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日趨完善,社會主義物資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綜合國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社會政治長期保持穩定。同時,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統籌兼顧各方麵利益任務艱巨而繁重。”全會同時指出:“任何社會都不可能沒有矛盾,人類社會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進步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生天翻地覆的巨變。這將會把我國新農村建設事業推向一個新的曆史發展機遇期。這兩年,中央越來越重視“三農問題”,每年都有新舉措、新政策,給農民以更多的實惠。拿農民兄弟的話來說,就是“農業稅進博物館了,孩子上學錢全免了,農民低保有人管了,農民進城挺起腰板了,”中國農民開始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進入全麵小康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容方方麵麵,涉及到農村生活的各個角落。過去一部《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的電影,曾讓全社會為中國廣大農村被深度壓抑的、封建落後的感情生活掬一把心酸淚;那麼現在,徹底改變長期“被遺忘的農村文化生活”這個農村大角落的戰役即將打響!

第一節一個和諧、富裕、活力的新農村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