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切實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級財政要統籌規劃,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不斷提高用於鄉鎮和村的比例。保證一定數量的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用於鄉鎮和村的文化建設。中央和省、市三級設立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確保農村重點文化建設的資金需求。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為了保證這一點,上述省份在文化戰略發展研討會上還專門配套作出政府在文化建設中的財政預算,極有借鑒價值。)
25.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采取有效措施,穩定和發展專兼職結合的農村文化隊伍,逐步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農村文化事業單位的人員實行從業資格製度。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事文化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專業藝術人員的積極性,加強農村文化隊伍的教育培訓。積極培養農民文化骨幹,充分發揮民間藝人、文化能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發展民族民間文化方麵的作用,鞏固農村文化建設的群眾基礎。注意發揮農村文化經紀人的作用。對作出突出貢獻的農村文化單位和基層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獎勵,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農村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
26.落實有關部門責任。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要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認真製訂農村文化建設規劃,因地製宜,分類指導,完善政策,明確措施,抓好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建立黨委、政府農村文化工作聯席會議製度,明確各有關部門職責,密切協作、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農村文化工作。宣傳文化部門要充分發揮主管部門的職能作用,搞好綜合協調。群眾團體要努力發揮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有關部門對農村文化建設特別是重點文化工程,要加強專項監督檢查。(真切感受,要抓好農村文化建設工作,領導確實是關鍵!)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意見的精神,結合實際,製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本意見貫徹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
這個文件其實還是比較原則的,是最新的精神。在這同時,文化部還出台了一個修訂的文件《文化部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是為了落實中共中央十五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有關農村文化建設方麵的問題的文件,對上述兩個中央文件精神的理解和具體思路極有參考價值,也一並引錄如下:
“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從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麵,提出了從現在起到2010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鬥目標,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的跨世紀發展作出了全麵部署,是指導新時期農村各項工作的行動綱領。為了貫徹落實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工作,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文化部黨組就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明確指導思想,努力實現農村文化建設的目標
1.提高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十二億人口有九億在農村。黨中央曆來十分重視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問題,十五屆三中全會又對我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作出了全麵部署。各級文化部門要深入學習十五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提高對新形勢下農村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抓好農村文化建設的自覺性。中央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鬥目標,文化是一個重要方麵。搞好農村文化建設,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對於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二十年農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農業發展舉世矚目。與此同時,農村文化建設也有了迅速的發展,農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但目前的農村文化工作,仍是整個文化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如有些地方對農村文化建設重視不夠,沒有擺到應有的位置;對文化事業投入少的問題在農村更為突出;基層文化場所較少,一些地方特別是貧困地區文化設施仍非常簡陋,迄今全國還有226個縣無圖書館,78個縣無文化館,6974個鄉鎮無文化站。不少地方農民的文化生活還相當貧乏,封建迷信、賭博等社會醜惡現象沉渣泛起,嚴重影響農村的社會穩定和精神文明建設。對此,各級文化主管部門要引起高度重視,切實把文化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采取措施,推進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努力開創農村文化建設的新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