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目標(6)(2 / 2)

雖然這份調查並不能代表全部農村的情況,但對過去我們設計的一些文化形態或者形式,是否真的讓農民“喜聞樂見”?確實也應有一個反省。

還有一個對城市城鄉結合部地區農民對文化的需求的調查,對我們也會有所啟示:“我們衛東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市區東部,轄區內既有社區,又有鄉村;有幹部職工,也有不少農民;說是農村,又與城市緊密相接,即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通過近期的調查發現,這裏農民的文化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麵:一、希望有一個綜合性、多功能的文化大院。由於交通、區位和城市輻射的優勢,城鄉結合部的農民相對見多識廣,興趣愛好多種多樣,而年齡、性別、經曆的差異又構成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因此建好一個綜合性、多功能的文化大院,為不同層次的農民提供各種文化服務,尤為重要。如衛東區皇台街道皇台徐村,2005年投資30多萬元建起的文化大院,內設圖書閱覽室、科技講座室、遊藝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戲迷歌友活動室,室內各類設施齊全,文化大院前邊還修建了近3000平方米的魚塘,四周垂柳環繞,塘內清波蕩漾,受到當地農民的歡迎。農閑時節,村民們紛紛到文化大院唱戲、跳舞、讀書、看報、打球、下棋、垂釣、聽課,盡享文化服務帶來的樂趣。二、盼望各種專業文化人才進村輔導。城鄉結合部的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思維活躍、創新性強、不滿足於現狀,迫切盼望能有一些新的文化活動,提升自身的文藝素養。如衛東區東高皇鄉嶽家村的農村小戲班已經有幾十年的曆史,但唱來唱去就那幾出老戲,聽得多了就膩了。得知這一情況,區文化局的專業人員多次進村送劇本、教唱腔、排新戲,使嶽家村的農民小戲班越唱越紅火,村民越聽越愛聽。三、希望經常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展演、比賽活動,為農民搭建展示才藝、自娛自樂的平台。城鄉結合部的農民在文化生活方麵參與意識強,表現欲旺盛。為此,衛東區文化局每年不定期地舉辦鄉村文藝展演、秧歌比賽、農家樂擂台賽、美術書法攝影展、新農村征文比賽等活動,使不少農民能唱上舞台、走入電視、扭進城市、登上報紙,從而成為農村文化生活的主體。城鄉結合部,又城又鄉,且又非城非鄉,這裏生活著一個不容忽視的農民群體,他們的文化需求理應受到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的關注和重視。”(作者係河南省平頂山市衛東區文化局)

這是一個中等城市,如果是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城鄉結合部的農村文化就會又是一種情況了。所以,真的能讓農民滿意,真的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我們必須要對此作出細致深刻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