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此聯傳為清乾隆皇帝所作。
“天然居”是舊時北京的一家酒樓。上下聯同比回文,順讀、倒讀皆可成聯,但意思卻有不同。上聯說客人上了“天然居”酒樓,下聯說上了酒樓後居然成了“天上客”。聯語表述了秋高氣爽之際,登樓暢飲、飄然欲仙的感覺。
人過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
此聯傳為紀曉嵐應對乾隆皇帝之作。
乾隆所作“天然居”單句回文聯,亦可視為頂針複字的單聯出句,紀曉嵐以此為題而應對下聯。乾隆皇帝上聯表述“客上天然居”的感受,紀曉嵐的下聯表現“人過大佛寺”的見聞。
依同理,紀曉嵐此聯又可視作單句回文聯。上下聯順讀、倒讀聯文相同,但意思有別。上聯說人從“大佛寺”前走過,下聯說寺裏的佛像“大過人”。聯語樸實無華,明白如話,但卻妙趣橫生,耐人尋味。
僧遊雲隱寺
寺隱雲遊僧
佚名題雲隱寺聯。
此聯妙在上下聯單句回文,而意思不同。“僧遊”、“寺隱”皆主謂式動詞。“雲隱寺”、“雲遊僧”皆偏正式名詞。上聯說雲遊四方的僧人來到“雲隱寺”,下聯說寺裏隱了個“雲遊僧”。“僧”與“寺”,一人一物,一動一靜,相映成趣。
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此聯是諷刺南明大臣錢謙益的。
錢謙益(1582—1664),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明末清初常熟人。明萬曆進士,崇禎時官禮部侍郎,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南明弘光時諂事馬士英,得為禮部尚書。清兵南下時,其妾柳如是勸他殉節報國,他舍不得一條老命,竟然率先降清。有人撰此聯以諷之。
上聯讚揚柳如是乃人中弱女子,尚有“如是”報國大義,下聯鄙視錢謙益奴顏屈膝,變節降敵,“是如柳中”之人。聯語對比鮮明,巧借人名,比喻恰當,諷刺有力。
以上四聯均為單回文聯,上聯、下聯文字相同,順讀(從上聯首字往下讀)、倒讀(從下聯末字往上讀)皆可成聯,而且語意自然流暢,毫不牽強。
下麵是一組雙回文聯,上聯、下聯文字不同,隻能各自順讀、倒讀,兩者內容雖有聯係,但卻不可互相調換,否則便違反聯尾上仄下平的聲律規則(隻有少數可以例外)。
古稀不稀古
花甲獻甲花
上聯是1986年安徽阜陽市老幹部活動中心“半聯求偶”的出句,下聯是首選應征對句。上聯第一個“稀”字為名詞,七十歲稱“古稀之年”;第二個“稀”字為形容詞,含“稀罕”之意。下聯第一個“甲”字為名詞,六十歲稱“花甲老人”;第二個“甲”字為形容詞,上等好花稱“甲花”。全聯展現了古稀老人不服老,和花甲老人爭獻甲花的精神風貌,是一副意境高雅的回文妙聯。
水連天天連水
樓望海海望樓
這是海南省海口市國際大酒店開業時征得的一副回文妙聯。這副對聯是六言聯,每句隻有六個字,其特點是中間兩字“頂針”(又稱“連珠”,即相重),可以倒順成聯。讀時相重兩字之間應稍作停頓,讀如“水連天,天連水;樓望海,海望樓。”以顯示聯語的節奏感、音樂感。
霧鎖山頭山鎖霧
天連水尾水連天
佚名題廈門鼓浪嶼魚腹浦聯。
此聯順讀、倒讀意思完全一樣。其意境之優美,氣勢之高遠,讀之令人蕩氣回腸,心曠神怡。尤其是下聯,不禁使人想起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讓人徜徉於大自然的美好境界之中。
客聚茶亭茶聚客
人行便道便行人
這是當代聯家李求真所作的一副分詠格詩鍾,也是一副回文妙聯。
詩鍾分嵌字、分詠兩格,此為分詠“茶亭·便道”的詩鍾。詩鍾而又回文,堪稱其中的佼佼者。又,分詠格詩鍾的特點,是上下兩聯內容互不相幹,而且離得愈遠愈好。然而此聯卻是個例外,“茶亭”與“便道”雖無直接聯係,卻有間接聯係。過去我國南方不少地方在關道旁邊設有茶亭,以便行人小憩。“關道”亦可稱作“便道”,這樣一來,上下聯之間就有了聯係。“茶亭”之客多是“便道”上的行路之人,因為這裏的“茶亭”不是設在鬧市,而是設在行旅匆忙的人們經常行走的“便道”旁邊。
響水河裏河水響
香花嶺前嶺花香
上聯是《中國古今巧對妙聯大觀》所載懸聯,下聯為李孔林應對。全聯對仗工穩,平仄和諧。“河水響”與“嶺花香”一動一靜,有聲有色,又有芳香之氣,讀之令人心曠神怡。
此聯另有沈寶貴對句(即下聯):
飛雲洞中洞雲飛
亦堪稱回文聯之佳構。
鶴聳礬頭磯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