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子山騎山子馬
錢衡水盜水衡錢
這是一副巧借人名和曆史典故撰寫的回文聯,作者無考。
上聯“馬子山”是人名,“山子馬”是馬名,相傳為周穆王的八駿之一,後世作為良馬的代稱。下聯“錢衡水”是人名,“水衡錢”是物名,舊時指皇帝府庫儲藏之財物。
此聯同“郎伊/康海”聯一樣,上下聯同為主謂賓結構,順讀、倒讀意思不變,從而產生回還往複的妙趣。聯中所引典故較為生僻,用僻典而能做出語言流暢、寓意精巧的回文聯,可見作者良苦用心。
刻石奇哉奇石刻
回文妙也妙文回
佚名作金石回文聯。
“刻石/回文”,動賓詞組對;“奇哉/妙也”,形容詞對;“奇石刻/妙文回”,主謂式動詞對;對得十分工整。上下聯居中的“哉”、“也”兩個虛詞,也用得恰到好處,渲染、加強了金石篆刻的藝術效果。全聯倒順一樣,語言流暢,平仄和諧,不愧稱回文妙聯。
靜夜深山深夜靜
明燈古寺古燈明
這是一副描寫深山古寺夜景的回文對聯,作者李求真。
夜靜燈明之際走進深山古寺,聽聽誦經的音樂,雖不為虔修之士,亦可得養性怡神之妙。反複誦讀此聯,其樂無窮。
異草奇花,花奇草異
青山綠水,水綠山青
佚名題花草山水回文聯。上下聯各由8個字、兩個分句組成。上聯“異草奇花”,倒讀為“花奇草異”,反之亦然;下聯“青山綠水”,倒讀為“水綠山青”,反之亦然。中間兩個“花”字、“水”字起著連珠綴玉、回還往複的妙用。這是一副偶數(上下聯皆為雙數)回文聯。偶數回文聯與奇數(上下聯皆為單數)回文聯最大的分別是,前者是中間兩字連珠,後者是中間兩側複字。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周村落花生花落村周
上聯為《中國青年報》出句,作者不詳。下聯是馮騰月先生對句,發表在《中國楹聯報》上。
《中國青年報》所出此聯,應征對句頗多,但堪稱佳配者絕少。該出句由9個普通常用字組成,整句明白如話,倒順成文,意思不變,看似容易,對起來頗難。9個字中,“上海”為地名,“自來水”為物名,“來自”為動賓詞,“海上”為方位詞。
再看《中國楹聯報》上馮先生對句:“周村”是山東省一大集鎮,以盛產花生而著名;“落花生”通稱“花生”,亦為名詞;“花落”為主謂式動詞,與上聯基本可對;“村周”亦為方位詞,與上聯完全可對。全聯對仗工穩,語言通俗流暢,順讀、倒讀意思一樣,堪稱回文聯中之佳作。不足之處是,以“花落”對“來自”,詞性稍異,平仄欠諧。
此聯另有胡靜怡先生對句雲:“邊城回卷風卷回城邊”。
胡先生所對此聯,在詞性與聲律上較馮聯略勝一籌。不足之處是,句首“邊城”為泛指,並非專有地名;句尾“回城邊”為三平尾,犯聯律之忌;這是相對出句的三仄尾所致,隻好如此。
在雙回文對聯中,多數隻能各自當句回文,上下聯位置不可互換。但也有少數例外,即上下聯可以互換。這種上下聯可顛倒互換的回文對聯,稱作倒換回文。下舉幾例,從中可窺一斑。
禽鳴聽耳悅
鯉躍視神怡
佚名題山水風景回文聯。
上聯說,飛鳥爭鳴的聲音,聽起來非常悅耳;下聯說,鯉魚跳躍的形狀,看起來十分怡神。此聯可以倒換回文為:
怡神視躍鯉
悅耳聽鳴禽
倒換回文以後,語意沒有變化,隻是順序顛倒過來,上聯觀魚躍,下聯聽鳥鳴,同樣饒有趣味。
風送香花香滿地
雨滋碧樹碧連天
佚名題園林花木回文聯。
上聯說,和風吹綻了園裏的鮮花,芬芳的香氣彌漫大地;下聯說,細雨滋潤了碧綠的樹林,碧綠的樹林遮天蔽日。
此聯可以倒換回文為:
天連碧樹碧滋雨
地滿香花香送風
倒換回文以後,語意變化不大,順序翻了個對過,上聯說綠樹遮天,下聯說香花滿地,同樣景色宜人。
倒換回文對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上聯首字必須是平聲,下聯首字必須是仄聲。因為上下聯倒換回文後,首字變成了尾字,隻有這樣,才能符合聯尾上仄下平的聲律規則。
下麵再舉兩副倒換回文聯,隻作上下聯顛倒排列,不再進行聯語分析。
橋眼五通連水秀
角樓三向座山青
佚名題廣州芳村“秀水五眼橋”聯。此聯倒換回文為:
青山座向三樓角
秀水連通五眼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