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病症自測(2)(2 / 3)

3.小腸疾病

血便色暗,呈稀薄赤豆湯樣,量多,常見於傷寒、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等。

4.腸套疊

多見於兩歲以內兒童,為果醬樣血便。

嘔血的原因

1.十二指腸潰瘍

有潰瘍病史者,嘔血色澤暗紅,並伴有黑色糞便。

2.慢性胃炎

出血量少,並有食後上腹部疼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狀。

3.肝硬化

由於食道靜脈及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而出血,嘔血量較多,色澤鮮紅。

4.癌腫

食道癌:多為小量持續性出血,患者多為老年男性,還伴有吞咽困難、返食、呃逆、消瘦等症狀。

胃癌:嘔血為咖啡渣樣,嘔血後疼痛緩解不顯著,發病多在40歲以上。

5.膽道疾病

嘔血前發熱,嘔血後絞痛緩解。

便秘的原因

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多種,常見的包括以下幾個:

1.排便的肌肉無力,從而引起大便不通暢。如多次懷孕生育後可出現這種情況。

2.大腸痙攣會使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並伴有易興奮、煩躁、精神不振、多汗等症狀。

3.過於少食,過於講究精細,渣滓太少,使腸蠕動減慢而引起便秘。

4.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或憋便,從而引起便秘。

因此,便秘者有必要調節飲食,多飲開水,多食蔬菜水果或富有纖維的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多做排便動作加強排便肌肉的功能。

便秘的危害

便秘常常導致上腹部飽脹不適、反胃、惡心。

便秘還會引起食欲減退、精神萎靡、頭暈乏力,久之又會導致貧血和營養不良。

經常排便用力,可促使痔的形成。

長期便秘,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可誘發皮膚病、炎症、腫瘤等疾病。

如果患有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便秘還會導致並發症的發生和加劇。

因此,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有規律的排便,避免久站久坐,多食水果、蔬菜,少吃辛辣燥熱之食品。

腹瀉的診斷

1.糞便的性狀

小腸病變所致的腹瀉,糞便多為稀薄或水樣便。

結腸病變所致的腹瀉,糞便多呈糊狀。

含有膿血和黏液的腹瀉,同時伴有裏急後重者,常見於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糞便呈醬紅色或血水樣,含有膿血小塊,量較多且有惡臭,為急性阿米巴痢疾的特點。

糞便量多,惡臭異常,呈灰白色油脂狀,為脂肪消化及吸收障礙所致的腹瀉。

2.伴隨症狀

如急性腹瀉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大多表示腸道細菌感染、食物中毒、沙門菌感染等。

慢性腹瀉伴發熱者,常見於慢性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和結腸癌等。

腹瀉嚴重,伴劇烈嘔吐、發熱嚴重脫水,糞便呈米泔水樣,病情凶險者,應考慮是否為霍亂或副霍亂。

呼吸係統

打鼾是睡眠殺手

打呼嚕分為良性和惡性兩種。良性打呼嚕不是經常性的,且鼾聲均勻,並隨睡眠體位改變而改變。

惡性打鼾則不僅呼嚕聲音大,而且經常發生呼吸暫停,兩次鼾聲往往隔了十幾秒甚至幾十秒,如果7小時睡眠中呼吸暫停超過30次,就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AHS)。

SAHS患者除了在夜間睡眠時打鼾外,有的會有憋醒、夜尿增多等症狀,白天還會出現記憶力減退、反應能力下降等症狀,而且容易造成多個係統的損害,並發高血壓、心率失常、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腎病等,冠心病的患者還可能發生猝死。

肥胖、飲酒和吸煙是睡眠呼吸暫停的危險因素。平常改變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注意睡眠衛生,采取側臥位睡眠,減少氣道堵塞的機會。睡前數小時內盡量不喝含酒精飲品,還要定期鍛煉減輕體重等,可以有效防止或減輕睡眠呼吸暫停的發生。

易忽視的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呼吸道疾病,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總稱。其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長時間咳嗽、氣喘並伴有咳痰。

這種疾病可在沒有明顯不適的情況下發病,尤其在早期階段。病情持續加重,呼吸功能逐漸下降,最終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因此,當反複出現慢性咳嗽、咳痰、氣促時,要小心這位隱形殺手。

早期診斷及治療對控製減緩慢阻肺病程非常重要。確診患上慢阻肺後,要采取積極有效的幹預措施。如戒煙、減少室內外環境汙染、合理使用支氣管舒張藥等,以防止肺功能惡化。

分泌係統

糖尿病早發現

經過臨床觀察發現,糖尿病患者身上往往有以下跡象,必須提高警惕。

1.遺傳傾向。

2.上體肥胖。

腰圍與臀圍之比常大於0.7~0.85。

3.菱形舌炎。

舌體的中央部位萎縮。局部無舌苔覆蓋的菱形缺損區。

4.反複感染。

常見的有膽道、尿道、肺部、皮膚等部位,而且反複發作,遷延不愈。

5.皮膚瘙癢。

全身或局部皮膚幹燥脫屑,瘙癢,難以入睡,女性陰部瘙癢更為多見。

6.排尿困難。

中老年男性除前列腺肥大外,應考慮患糖尿病的可能。

7.陽痿。

中老年肥胖陽痿病人應提高警惕。

8.周圍神經炎。

表現為肩部和手足麻木,伴灼熱感、蟻行感。

9.迅速發展的白內障。

10.餐後低血糖。

餐後3~5小時常出現頭暈眼花、心慌乏力、麵色蒼白、脈搏增快,甚至發生昏迷抽搐。

皮膚上的糖尿病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