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製完全顛覆了以往的選人製度,賈詡本就是十分聰明之人,一點便透,東方劍甫一說完,他便已明白了八九成,初聞大道,不勝之喜,連連點頭,興奮道:“我大漢選人主要是由鄉裏推舉或朝廷征辟,如此一來,選人就容易由某個人或某幾個人說得算,所選的不是親戚,就是大族子弟,而真正賢才往往因沒有門路,或無人薦引而埋沒鄉裏,著實可惜。而這個製度便徹底的打破了門戶之見,且隻要操作的好,便十分公平、公正,真是一個難得的製度,主公若是想要唯才是舉,則一定要大力推行這個製度。”
東方劍點了點頭,道:“用人自當唯才是舉,我記得曾有人說過:‘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吾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既然有這樣的話,那就說明唯才是舉有多重要,可是我大漢自建立以來就把如此大任交給了幾個大臣或者特定的世家豪門,若是大臣們陽奉陰違,這樣的命令有等於無。而這項科舉製度等於是給所有的賢才門一個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而不必再向以前那樣要不停的去巴結奉迎那些所謂的名士和成為那些個豪門的附庸,等著他們征辟了。”
賈詡道:“一旦這個科舉製度一實施,詡敢肯定大漢所有心有抱負的學子都會不顧一切的往幽州來參加考試,到時候就各地的諸侯就是想擋都擋不住,他們如果不能想出一個好的辦法來,那麼也就隻能看著人才源源不斷的流入我們的管轄範圍內。它山之石可是攻玉,等這些個學子的成績出來後,他們就會替咱們宣揚,到時候有了第一批就會有第二批。這樣就會源源不斷的有人才來投。”
東方劍道:“我相信這科舉製度是這世上最先進,最實用,永不掉隊的製度,隻要這世上還有人,還有人想要出人投地那麼這個製度就永遠不會消失,反而會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的進步而得到進一步甚至是更為完美的改善。”
東方劍此時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看著窗外已經黑暗的夜色神情對著賈詡道:“其實這條路有多難,我知道。但是我一個人我是真的完成不了呀,所以我需要你們的支持。文和你知道我這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什麼嗎?”
賈詡沒有說話,因為他知道這個時候他不應該說話,果然東方劍說道:“我有兩個理想一個就是你們已經知道的的就是建立一個強盛的大漢王朝,讓我們大漢的旗幟出現在所有太陽能夠照射到的地方,讓我們漢人成為這世上最偉大的民族。還有一個就是,願天下所有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百姓們不用再為吃穿發愁,天天都有大魚大肉可以吃。讓百姓們過上富足的生活。”
說到這兒,他讀出了一首詩聖杜甫的詩中的一句話: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賈詡沒有想到自己的主公心中的理想居然這麼偉大,而且是那麼的遙遠,此時賈詡知道自己選擇跟隨主公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
賈詡激動的跪下道:“屬下一定盡心盡力輔佐主公成就千秋霸業。”
東方劍扶起賈詡道:“劍知道,文和必能助我完成心中的大業,劍能夠得到文和的以死相報,此生足矣。”
東方劍頓了頓又道:“這條路有太多的艱險,太多的困難,甚至可以說我們是在與天下間掌管這天下的所有的世家豪門大族為敵,我們成功了還好說,一旦我們失敗那麼我們就會被人唾罵,甚至是遺臭萬年。”
賈詡道:“詡知道這條路有多麼艱險,但是自詡投主公以來,主公對文和向來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未有過絲毫懷疑,為此詡就是賠上性命也在所不辭,更何況這區區的唾罵,就算失敗了又如何,最起碼我們曾經為了心中的理想努力過。但是我們不會失敗,因為有主公這樣的雄才大略之人掌舵,有我這樣的智謀之士輔佐,我們不會失敗的。”
二人相視大笑起來。賈詡難得的改變他的低調行為狂傲一回。
就是從現在這一刻起,令人聞風喪膽的最恐怖的組合出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