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節 壺關爭奪戰(2 / 3)

等了一夜早就等不及的公孫瓚,在天一亮就命令士兵們猛攻壺關,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壺關。

隨著公孫瓚命令的下達,並州軍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攻城的一切用具都已經準備好了。看著並州軍井然有序的在做著準備,一點兒都沒有大戰來臨前的緊張感,周瑜歎道:“由此可見,公孫瓚實乃帶兵的將才,可惜遇到了咱們。”

徐庶道:“公孫瓚也曾經為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隻可惜心胸狹窄,目光短淺否則我們可為主公收的一良將。”

周瑜道:“命令士兵們準備吧,看樣子公孫瓚想一戰而下壺關,就連試探性的進攻都不進行了。”

周瑜的話音剛落,就見並州軍一座座營壘就如同怪獸般張開了口,一隊隊士兵正如開閘的洪流般從營壘中出來。從營壘中流出的兵流彙聚成一個個嚴整的方陣,然後往壺關緩步的推進。

並州軍在距離壺關城牆僅四百步的地方列開陣勢,從城樓上往下看,隻見旌旗翻卷如雲湧,寒光閃閃如覆雪。

見此情景,徐庶不禁皺起了眉頭。敵勢比自己想想的還要浩大,此戰的勝負難以預料啊!

“都督,可做好防守的準備了?”徐庶轉頭問一旁臉色如常的周瑜。

周瑜看了一眼徐庶,回答道:“元直盡管放心,從一開始我軍從來就不曾鬆懈過!”

“都督打算如何防守?”徐庶又問道。

一旁的顏良指著城牆內一片空地上正在忙碌的投石車兵接口道:“主公給了我們這麼多投石車,可不是擺著好看的!隻要公孫瓚一發動攻擊,我便要讓他們好好嚐一嚐滋味!定叫他們未到城牆,先損一半!”

徐庶和周瑜同時點了點頭,並未提出什麼異議。徐庶略作思忖後建議道:“另外還可以將所有連弩車推上城牆。待並州軍攻擊時,同投石車一起大量殺傷他們!”

周瑜本來就有此打算,現在聽到徐庶也如此說,當即便點頭道;“好!公驥立刻傳令!”。

顏良離開後,周瑜對徐庶笑道:“我本來以為隻有翼德將軍他們喜歡玩大的,卻想不到元直先生你竟然也有此愛好啊!”

聽到周瑜這麼說,徐庶頓時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心道:現在這樣的局麵還有心情還玩笑,不愧是主公所說的將將之才。

在這個問題上,雖然周瑜、顏良和徐庶都決定要將所有重型裝備推出來,但是三個人的想法卻完全不同。顏良想把東方劍給他的所有好東西都拿出來,完全是出於殺雞用牛刀的思想;而徐庶之所以也這麼決定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徐庶認為以雷霆萬鈞之力給予曹軍以迎頭痛擊,定可打擊曹軍銳氣,並可使公孫瓚疑神疑鬼,有助於今後的防守。而周瑜則是認為雙方交戰最重要的就是士氣,一旦士氣低落則勝利之期不遠。所以一開始就決定給敵軍以重創,其道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城外的公孫瓚大軍從天亮時分便開始準備,曆時一個半時辰,十五萬大軍便在壺關之外的一片廣闊空地上列陣完畢了。十五萬大軍黑壓壓的彷佛沒有盡頭,讓人望之不禁心生懼意。

公孫瓚大軍排出的攻擊陣勢是傳統的攻擊陣勢,整個軍陣分為步軍方陣和兩翼騎兵。步軍軍陣由規模相當的數十個方陣組成,分成前後兩大部分。排在前麵的方陣是攻城方陣,在每一個方陣中最前麵的是刀盾兵,其後就是扛著雲梯或推著衝城車的突擊兵;而排在後麵的方陣則一般不參與攻城,他們的任務是壓陣,這種壓陣部隊一般也被稱為中軍,負責指揮的將帥一般就在這中軍之中。除了這些步軍方陣之外,在步軍方陣的兩翼還有近兩萬騎兵,他們的任務是應對可能出現的敵軍突襲,保護整個大軍的兩翼安全。

公孫瓚騎在心愛的寶馬之上,立在中軍帥旗之下,簇擁在他身邊的是關靖及公孫續和嚴綱等大將。

看著己方十數萬大軍氣勢如虹,公孫瓚不禁豪情萬丈。隻見他揚鞭大笑道:“我十五萬虎狼之師要攻取彈丸壺關又有何難!”身邊大將聽到這話不禁都露出傲然之色。

就在這時,公孫瓚遙望到壺關的城牆上人影憧憧,並且有許多方方正正大盒子似的東西被推上了城牆,公孫瓚不禁暗感奇怪。

“士起,你可知那方盒子是什麼?”公孫瓚指著城牆,扭頭問關靖。

關靖沒有立刻回答公孫瓚,而是仔細望了好一陣子才麵帶慚愧地說道:“回稟主公,實在慚愧!我並不認識此物!”

公孫瓚不禁吃了一驚,他沒想到連自己身邊最見多識廣學富五車的關靖都不認識那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