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弟子知道的不如師傅知道得多,那麼,在雷沃爾之後再來講關於蟬的故事,或許沒有多少價值和意義。在講故事方麵,他堪稱是一個能手。他平時所做的研究,大多取材於我的家鄉。馬車把他需要的標本運過來,這些標本都浸在三六燒酒裏。而我和蟬生活在一起,可以對它進行實地觀察。7月份到來以後,蟬就將我的荒石園占領了,甚至連我家的門檻都包括在內。我的隱廬是完全屬於我和蟬的。在屋裏,我是主人。但在屋外,它是主人。它不停地吵吵嚷嚷,有些令人生厭。我們之間保持著很近的鄰裏關係,彼此又有著十分頻繁的往來。因此,我能對關於蟬的某些細節進行深入了解,但雷沃爾卻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夏至時分,最早的蟬就出現了。這個時候,陽光暴曬,人們來來往往,小路都被踩得十分結實。地麵上出現了一些圓孔,看上去有指頭那麼粗。蟬的若蟲通過這些圓孔從地底爬到地麵,這樣就實現了羽化成蟬。這些圓孔在農作物生長的地麵上看不到,但除此之外,這些圓孔簡直是隨處可見。在通常情況下,它們就在最熱最幹的地方,特別是路邊最常見。若蟲的工具十分銳利,能穿透泥沙和幹土。它總是從地麵最硬的地方鑽出來。
荒石園裏有條小徑,因為有一堵朝向南方的牆,所以陽光被反射過來,小徑上十分酷熱,幾乎變成了小塞內加爾。這裏到處都是蟬在鑽出地麵時留下的圓孔。7月份的最後幾天,我開始對它們剛離開時間不長的地穴進行考察。因為泥土粘得很緊,所以我不得不用鎬來刨地。
地洞口呈圓形,直徑大約有2.5厘米。在圓孔的周圍,我看不到蟬清理出的雜物,也看不到被推到外麵來的小土丘。糞金龜這些挖洞能手的洞上有一堆土,但蟬的洞上卻沒有。兩者的工作進程能夠解釋這種差異。食糞蟲從地麵鑽到地下,一開始挖的就是地洞的入口。這樣,它能再次上來,而那些運出來的土也就在外麵堆積著。蟬的若蟲則與此相反,它從地下鑽到地上,最後才將洞口打開。這樣一來,清理出的土塊不可能堆積在洞口。前者是進洞,所以洞口才會堆著一堆土;後者是出洞,所以不可能有什麼東西堆積在洞口。
蟬的地洞深度約為40厘米,形狀為圓柱形。依據土質的不同,有的地洞略有彎曲,但總體上接近於垂直。這是路程最短的方向。地洞裏上下暢通無阻。如果想從裏麵找到挖掘時應該堆積的土塊,那簡直就是做無用功。因為裏麵任何一處地方都看不到土堆。地洞是一個死胡同,但卻形成了一個十分寬敞的洞穴,四壁也很光滑,上麵也找不到與延伸地道連通的跡象。
依據地洞的長度和直徑,若蟲挖出來的土塊體積大約有200立方厘米。那麼這些土究竟在哪裏呢?將洞挖在幹燥易碎的土中,如果除了鑽孔外再沒有插入其他的東西,那麼這個地洞和洞底穴窩的牆壁上都應該留有粉末,並且非常容易塌方。結果,我有了一個驚奇的發現:地洞的四壁已經被粉刷過了,上麵還有一層塗抹的泥漿。洞壁還不算是光滑,甚至還離光滑很遠。但是,粗糙的洞壁已經蓋在一層塗料的下麵。沙土有些搖搖欲墜,與黏合劑混合在一起,被粘在原來的地方。
若蟲在地洞裏走來走去,爬到與地麵接近的地方,又來到洞穴底,這裏能避難。盡管如此,它那帶爪的足也沒有引起塌方,更沒有將地道堵塞,否則,它自己都不能行進了。礦工會用支柱和橫梁將礦井的四壁支住,隧道建設者會用磚石加固地道。而蟬的若蟲也同樣是非常聰明的工程師。它用泥漿糊上地道,以保證地道在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總能暢通無阻。
為了爬到鄰近的小樹枝上去羽化,它要冒出地麵。如果這個時候被我發現了,它會十分警覺地立即縮回去,直到退到洞底。這個過程是不會有一點困難的。這就說明了一點:即便是在一個馬上會被拋棄的地洞裏,土堆堵塞的情形也不會出現。
若蟲為了早一點兒見到陽光,挖掘了這樣一個上行的通道。這是若蟲的即興作品,是一個真正的地下城堡,一個自己會長期居住的隱蔽場所。粉刷過的牆壁能夠證明這一點。如果這隻是一個鑽好後馬上就會拋棄的出口,那就沒有必要如此細心了。它就好比是一個氣象觀察站,借助它,蟬能了解外麵的天氣情況。若蟲的羽化應在充足的陽光下進行。當若蟲成熟要出洞的時候,因為這是它生命中最重要的行為,所以必須知道外麵的天氣情況。而深深的地底下氣候變得較慢,不能提供關於外麵天氣的準確消息。因此,這個上行的通道就變得非常重要。
也正因此,它會用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挖土清路,並鞏固好垂直的洞壁。但並不挖到地麵,而是與外界隔著厚度為一指的土。為了修築這個小屋,它在洞底花了很多的心思。這是它避難的地方,也是它的等候室。如果它得到消息建議將遷居的時間推遲,它就會在那裏棲息。隻要稍微預感到會有好的天氣,它就會爬到很高的地方,並通過像蓋子一樣薄的土來探聽消息,以了解空氣的溫度和濕度。
如果天氣並不是很理想,比如會刮風,會下雨,那麼對纖弱的若蟲來說,是非常嚴重甚至致命的。這個時候,它會小心謹慎地爬回洞底等待時機的到來。當天氣條件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它就用足推開天花板,從地洞裏鑽到地麵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