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蟬的歌唱(2 / 3)

山蟬,個子比南歐熊蟬小一半,我們這裏的人叫它“喀喀蟬”,這個名字很形象地形容了它的發聲方式。博物學家則稱呼它山蟬,它行動敏捷,生性多疑。它的聲音沙啞響亮,就是一串的“喀!喀!喀!喀”,中間沒有休止符把歌聲分成一段一段的。因為它歌聲單調,聲音嘶啞刺耳,所以也最令人討厭,特別是當樂隊龐大到有幾百個演奏者的時候。整個夏天,我的兩棵法國梧桐樹上每天都在進行著這煩人的演奏,就好像一大袋子幹核桃在袋子裏來回晃動,直到把殼撞破才停止。這種討厭煩人的音樂會,簡直就是酷刑,唯一可以安慰我的是,山蟬起床沒有南歐熊蟬那麼早,晚上也不會唱得太晚。

雖然基本構造原理一樣,山蟬的發聲器還是有許多特殊之處,聲音也有自己的特點。它沒有音室,也就沒有了音窗。音鈸緊挨在後翅的翅窩後裸露在外麵。音鈸也是一塊幹燥的鱗片,白色,朝外突出,五根略微帶紅的褐色脈絡分布在鱗片上,橫貫其間。

腹部第一節向前方延伸,延伸出一個短而寬的堅硬簧片,簧片活動的一端挨在音鈸上。這個簧片就如同木鈴的簧片一樣,不一樣的是它沒有搭在旋轉的齒輪上,而是多多少少靠在震蕩的音鈸的脈絡上麵。這可能就是山蟬歌聲沙啞刺耳的部分原因吧。隻是我不太可能把蟬拿在手中來證實,因為受驚的蟬發出的喀喀聲與它正常的聲音相差太遠。

山蟬的音蓋是隔開的,而不是交疊在一起,中間有較長的一段空隙。音蓋和腹部的附件硬簧片遮住了音鈸的一半,另一半就全部暴露在外麵。假如用手指壓,蟬的腹節和前胸就會微微張開。可總的來說,唱歌時山蟬是不動的,它的腹部不會快速運動,這個特點卻是普通的南歐熊蟬音調變化的原因。小教堂極小,作為共鳴器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計。

雖然它也有鏡子,但是太小了,僅有1毫米。總而言之,南歐熊蟬身上發達的共鳴器在山蟬身上退化得太厲害了,那麼,小小的音鈸震蕩的聲音為什麼會變得如此洪亮,以致令人無法忍受呢?

山蟬是有腹語本領的蟬。假如你仔細觀察它的腹部,會發現它的腹部前麵2/3是半透明的,那麼繁衍種族、保存個體生命所不能缺少的器官,全被擠到了另外1/3的不透明的地方,已經壓縮到了極致。用剪刀剪掉那不透明的1/3,剩下的腹部大大敞開,就會露出一個大大的空腔,一直延伸到外表皮,隻有背部密密地排列著一層很薄的肌肉,像絲線一樣細的消化管就附著在那層肌肉上。這個空腔體積很大,幾乎占了蟬的半個身體,裏麵差不多都是空的。空腔盡頭有兩根肌柱用來牽引音鈸,如同V字形一樣連在了一起。在V字的左右兩尖上的兩片“鏡子”在閃耀著;可是在兩根肌柱中間,前胸的盡頭,全是空曠的空間。

這個空曠的空間包括前胸的延伸部分,就是一個特別大的音箱,我們這裏沒有誰的歌喉可以與這個音箱相比。假如我用手指堵住剛在蟬腹部剪的口子,那麼聲音就會低許多,這完全符合聲管的發音規律;假如在敞開的肚子上安上一個小圓柱,一個圓錐形的小紙袋,那麼聲音就會變得低而響。假如把圓錐紙袋的錐尖恰好對準蟬腹部的開口,紙袋寬的另一頭插到一根加長的試管口,那麼蟬就不會歌唱了,也就和公牛叫差不多了。我的孩子在我試驗時正好也在,他們都被這恐怖的聲音嚇跑了。這個他們極其熟悉的昆蟲,竟然會讓他們害怕。

山蟬的歌聲沙啞的原因,大概是木鈴的簧片觸動了震蕩中的音鈸上的脈絡;而歌聲響亮的原因,不用懷疑一定是因為肚子上巨大的音箱。為了一個音箱,不惜掏空了肚子和胸,這可真是無比熱愛歌唱事業啊!生命的主要器官無限縮小到極致,禁錮到一個狹窄的角落,僅僅為了給音箱留出寬敞的地方。唱歌事業第一,其他全是次要的。

實在該慶幸山蟬不曾聽進化論者的建議,假如它們一代比一代熱愛唱歌,腹部的音箱也不斷進化,或許還可以產生我把圓錐紙袋接上去的效果,那麼布滿喀喀蟬的普羅旺斯終會有一天無人居住了。

講了南歐熊蟬的細節之後,我還有必要說一說,如何讓喋喋不休、讓人無法忍受的山蟬安靜下來?它的音鈸長在外麵,很顯眼,用針頭把它捅破,一下子它就完全安靜下來了。假如在我的法國梧桐樹上那些被針刺過的蟬的夥伴也安靜下來,癡迷於這樣的改變,那該多好啊!然而,這個願望顯然很荒唐,一個音符是沒有可能讓整個交響樂停下來的。

紅蟬比南歐熊蟬小一些。把它叫做紅蟬,是由於它的翅脈和身體其他部分裏流的血是紅色的,而不是褐色的。紅蟬極少見,在山楂樹林裏,我要距離好遠才能看見一隻紅蟬。它的發音器官介於南歐熊蟬與山蟬之間。從南歐熊蟬那裏,它學會了腹部的震蕩運動,利用半閉合大教堂來調整聲音的強弱;從山蟬那裏,它承繼了露在外麵的音鈸,同樣也沒有音室和音窗。

紅蟬裸露在外的音鈸緊挨在翅窩之後,白色的音鈸通常向外突出,上麵有八根平行脈絡,紅褐色,還有七根很短的一條一條地間隔在八條長脈絡間。音蓋很小,內部邊緣凹入,正好蓋住了小教堂的一半。蓋板凹入處留下的小孔上有一個小葉片,作為氣窗。葉片長在蟬的後腿窩,蟬就利用把後腿貼著身體或者高高抬起後腿,關上或者打開氣窗。其他的蟬也有類似的附屬器官,隻是要窄許多、尖許多。

此外,紅蟬與南歐熊蟬一樣,可以由高到低、由低到高地做大幅度運動。腹部的震蕩運動與連在腿上的葉片的運動配合,使小教堂可以隨意地開大或者關小。

紅蟬的鏡子,外表與南歐熊蟬一樣,隻是沒有南歐熊蟬那樣寬大。

朝向胸側的膜呈白色橢圓形,很纖細,抬起腹部時繃得很緊,腹部塌陷就會鬆弛,變得皺縮。在緊繃的時候,這塊膜可以產生震音,聲音會更加響亮。

紅蟬的歌聲同樣抑揚頓挫,和南歐熊蟬一樣,分成一段一段的,隻是紅蟬更加謹慎一些。它的聲音沒有那麼響亮,大概是因為沒有音室。

在力量相同的情況下,裸露在外的音鈸通過震蕩發出的聲音,自然沒有藏在共鳴器深處的音鈸發出的聲音洪亮了。當然,那聒噪的山蟬雖然沒有共鳴器,可它的肚子上有巨大的音箱,可以彌補這個不足。

我從來不曾看過雷沃米爾畫過、奧利維埃也描述過的第三種蟬,他們把它叫做毛蟬。他們兩個人都聲稱,毛蟬在普羅旺斯非常出名,當地人管它們叫做小蟬。可是在我們這個地區,人們都不知道這個稱呼。

我們這個地區有另外兩種蟬,或許雷沃米爾把這兩種蟬和他畫的那種蟬搞亂了。這兩種蟬,一種是黑蟬,我僅看見過一次;另一種是矮蟬,我收集了許多,所以,我就來談談矮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