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說:關於間氣升降不前的問題,我已經明白了它的意義,還想聽聽有關六氣遷正的問題,可以使我明白嗎?岐伯說:值年的歲氣,遷居於一年的中位,叫作遷正位。司天之氣不得遷居於正位,就是上年司天之氣超過了交司之日。也就是上年司天之氣太過,其值時有餘日,仍舊治理著本年的司天之數,所以使新司天不得遷正。巳亥年,若上年太陽不退位,則本年厥陰不得遷正,風木溫暖之氣不能應時施化,則花卉枯萎,人們易患淋病,目係轉,轉筋,善怒,小便赤等病。風氣欲施其令而寒氣不退,溫暖的氣候不得正時,則失去正常的春令。子午年,苦上年厥陰不退位,則本年少陰不得遷正,冷氣不退,春天先冷而後又寒,溫暖之氣不能應時施化。人們易患寒熱,四肢煩痛,腰脊強直等病。上年厥陰木之氣雖有餘,但其不退位的情況,不能超過主氣二之氣君火當令之時。醜未年,若上年少陰不退位,則本年太陰不得遷正,雨水不能及時,萬物枯焦,應當生長發育的不能生發。人們易患手足肢節腫滿,大腹水腫,胸滿不食,飧泄脅滿,四肢不能舉動等病。雨氣欲布其令,但由於少陰君火仍居天位而治之,所以溫暖之氣化亢盛而缺少雨澤。寅申年,若上年太陰不退位,則本年少陽不得遷正,炎熱的氣候不得施布其令,植物的苗莠不能繁榮,少陽之氣晚治,則酷暑見之於秋季,肅殺之氣亦必晚至,霜露不得應時而降。人們易患痃瘧,骨蒸,心悸驚駭,甚則血液外溢等病。卯酉年,若上年少陽不退位,則本年陽明不得遷正。因而少陽暑熱之氣施化於前,陽明燥金肅殺之氣則見於後,草木反而繁榮,人們易患寒熱,鼻塞噴嚏,皮毛脆折,爪甲桔焦,甚則喘嗽上氣,悲傷不樂等病。由於熱化之令繼續施布,燥冷不行,也就是清冷急切之氣不行,肺金又要患病。辰戌年,若上年陽明不退位,則本年太陽不得遷正,致使冬季寒冷之令,反而改行於春季,肅殺霜凍之氣在前,嚴寒冰雪之氣在後,若陽光之氣複得而治,則凜冽之氣不得發作,霧雲待時而現。人們易患溫癘病發作,喉閉咽幹,煩燥口渴,喘息有音等病。太陽寒化之令,須待燥氣過後,才能司天主治,若燥氣過期不退,時令失去正常規律,對人們就會發生災害。

黃帝說:對於遷正早晚的問題,你已將它的意義告知了我,還想聽聽有關退位的情況,可以使我明白嗎?岐伯說:所謂不退位,就是指司天之數不盡,也就是司天之數有餘,名叫複布政,所以也叫再治天,是由於司天之氣有餘,依然如故而不得退位的緣故。厥陰風木不退位時,則大風早起,時雨不得降下,濕令不能施化,人們易患溫疫,斑疵偏廢,風病發生,普遍出現肢節痛,頭目痛,伏熱在內而心煩,咽喉幹燥,口渴引飲等病。少陰君火不退位時,則溫暖之氣發生於春冬季節,蟄蟲早期出現,草木提前發芽生長,人們易患膈熱咽幹,血液外溢,驚駭,小便赤澀,丹瘤疹瘡瘍留毒等病。太陰濕土不退位時,則寒冷與暑熱不時發生,塵埃昏暗彌布天空,濕令不去,人們易患四肢少力,飲食不下,泄瀉如注,小便淋瀝,腹滿,足脛寒冷,陰萎,大便閉塞,小便失禁或小便頻數等病。少陽相火不退位時,則炎熱的氣候發生於春季,由於暑熱在後期布化,故冬季溫暖而不凍,流水不冰,蟄蟲出現,人們易患少氣,寒熱交替發作,便血,上部發熱,小腹堅硬而脹滿,小便赤,甚則血液外溢等病。陽明燥金不退位時,則春天發生清冷之氣,草木繁榮推遲,寒氣與熱氣相間發作。人們易患嘔吐,暴發泄瀉,飲食不下,大便幹燥,四肢不能舉動,頭目眩暈等病。太陽寒水不退位時,則春季又發生寒冷的氣候,冰雹降下,陰沉之氣昏暗覆蓋,至二之氣時,寒氣尚未退去,人們易患寒痹厥逆,陰痿不用,小便失禁,腰膝皆痛等病,溫癘之發作較晚。

黃帝說:歲氣司天的早晚,我已經知道了。還想聽聽在泉之數,你可以告:矢口我嗎?岐伯說:地之三氣,每年有一氣遷正,一氣升天,一氣退位,其不得前進,便應於土地的生化,使萬物的生化失於正常的時令。

黃帝說:我聽說天地二甲子,十幹與十二支配合。司天在泉,上下相合而主治天地之氣,其數能互相更移,有時失守其位,你可以使我明白嗎?岐伯說:失其更移之正位的,就是說雖然已得歲時之正位,但是未得司正位之氣,就會四時不節,發生大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