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月”(3 / 3)

司徒高秉性倔強,不哭不嚷,象座小鐵塔似的站過一旁,兩腿叉開擺下接招架勢。小胖子有家母撐腰,又見對方僅有一隻手可以招架,便使出吃奶的氣力,俯身彎腰對準司徒高心窩一頭撞去。小司徒高閃過一旁,一隻手順勢抱住對方的頭頸,一隻腳就勢一逼,不出幾秒鍾就把小胖子輕輕地放倒在地。按理說,這場“兒戲”演得生動有趣,小胖子又毫無損傷,幹部夫人應當偃旗息鼓,順勢下台。不料事違人願,幹部夫人見自己胖兒當眾出醜,便不顧旁人勸阻,高喊著“我要打死你”的出氣口號,幾步衝上要打司徒高。母親被氣壞了,簡直比真的挨人打罵還要難受,就使出弱勢人以“死”抗爭的殺手鐧,氣極不過地回敬說:

“不要你動手,我娘娘崽崽一起跳塘浸死算了!”

李家家說罷,一把摟住司徒高就往門外的水塘裏跳。好在塘水不深,小司徒高喝了幾口汙水,便掙脫身子,一個“迷子”(潛水)遊到岸邊。母親呆呆地站在水塘中間,臉上星星點點的是水珠還是淚珠,她自己也分不清。小司徒高看看母親,隻見她氣得一臉鐵青,深身發抖,以從未見過的惱懊目光盯著司徒高。又是那位曾經勸過母親的女社員走近塘邊,好說歹說才將母親勸上岸來。小司徒高自知恃強好勝闖下大禍,此後自定嚴規,再也不跟別人的孩子爭強鬥勝。

隨著時光流逝,“那個年月”總算過去了,李家家丟棄精神枷鎖的束縛,總算成為平等社會的一員。她滿懷喜悅,情緒亢奮,人人說她越活越年輕,成為司徒高艱苦創業、回報社會的堅強後盾。母親自立門規:對過去有負她的人一律以禮相待,即使是幹部夫人也不例外。母親常常把司徒高兄弟叫到身前,幾次講到“知理不怪人”的民情故事。司徒高的民情準則,也是社會和諧的粘合劑——“知理不怪人”,就是從母親那裏學來的。

時至2002年7月,司徒高生父無病去世前夕,身板結實、操勞一世的李家家突然得病,經醫院診斷為絕症。晴天霹靂,全家驚魂!醫生囑咐司徒高等人務必要恪盡孝道,倍加照料,讓苦命老人安心度過最後的歲月時光。司徒高夫妻主動廢除過去3兄弟輪流護理母親的家規,將老人接到身邊獨家瞻養。這樣,兒媳孫輩力盡孝道,母親精神世界豁然開朗,8個月後仍然情緒穩定,起居正常,大部生活還能自理。隻可惜天降不幸,大女改莊先行謝世。白發人哭送黑發人,成為母親的最大遺恨。2003年農曆二月初九,母親年上75歲,司徒高兄弟子女又齊聲祝福,願老人戰勝病魔,增福添壽。

豈料兩個月後,母親病情突然惡化,日不能飲,夜不能寐,撕肝裂肺的劇痛難以忍受。老人心裏明白,自己已經走到生命的盡頭。母親臨終前4天,司徒高等人強行將母親送進醫院,經化驗隻有幾克血……司徒高跪到母親床前,泣不成聲地說了一句話:“娘,您為全家人耗盡了自己的心血!”是啊,世界上哪個做母親的不為子女耗盡最後一滴血?隻是李家家又當別論,她老人家的整生整世都是為子女耗血,為別人耗血,為社會耗血!2003年農曆四月十四日,是司徒高全家人終身難忘的大“忌日”。這一天陰雲密布,細雨朦朧,山野失色,暗日無光!母親臨終前,將司徒高召至床前,斷斷續續囑咐兩條:一是搞好事業,多為鄉親們辦好事做實事;二是喪事從簡,兒媳們已盡孝道,不必過悲……這天午牌時分,母親用盡最後一絲氣力,強忍劇痛,環視兒孫,最後如釋重負一般長長地歎了一口氣,便撒手西去,走完了75年的艱難曆程,安祥地也是永遠地合上了雙眼。

惡耗傳出,司徒高麾下的工作人員圍攏來了,鄉親們從四麵八方走近來了,親朋好友急急地趕過來了。人們化悲痛為思念,都從心底裏迸發出同一個聲音:這樣的好老人不該走啊!

出葬那一天,鄰裏鄉親灑淚相送,近千名男女老幼湧上墳頭。遵照老人遺囑,將其安葬在“司徒高生態綜合場”山頂的石山中間。母親曾說過,就是死了也不能全閑著,要為兒孫們守望生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