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劉秀兢兢業業親理朝政,所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樂極生悲
“樂極生悲”勸誡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適可而止。
此典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
淳於髡是戰國時代齊國有名的幽默人物,能言善辯喝酒。有一天齊威王問他能喝多少酒,淳於髡幽默地說:“一鬥就醉,一石也醉。”威王聽說一鬥已經夠多了,為什麼還能夠喝一石呢?覺得好奇,追問他其中的原因。
原來齊威王也很喜歡喝酒,對國事疏忽,常常喝到通宵;淳於髡就抓住這個機會,拿喝酒去勸誡他。
淳於髡說:“如果是大王賜給我酒喝,旁邊有執法的大臣,後麵有彈劾的禦史,喝的時候,心裏害怕,一鬥就醉了。如果家裏有賓客,父母命我喝酒,因為要莊重一點給侄子們看,不敢放肆,那麼就可以喝二鬥。如果很久沒有見麵的知心的朋友,突然相遇,論今道故,談談別後的私事,這時可以喝五六鬥。如果碰到裏巷間的宴會,男女雜坐,猜拳行令,說說笑笑,毫無男女間的嫌疑顧忌,這時心情特別愉悅,可以喝到八鬥了。要是到了晚上,男女同席,烏履交錯,杯盤狼藉,大家脫去禮服,穿著短衣,女客們的香氣四溢,這個時候,感到最歡樂,那麼就可以喝一石了。因此有人說‘酒極則亂,樂極則悲’。天下任何事情都是這個道理。”威王聽了淳於髡這番話後,知道是在勸誡他,就取消了晚上的宴會。
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比喻藏身的地方多,藏身的計劃周密。
此典出自《戰國策·齊策四》。
戰國時期,齊國寒士馮諼,窮得自己連飯也吃不飽,就在齊國孟嚐君門下當門客。
孟嚐君問他:“你有什麼本領嗎?”
馮諼說:“我也沒有什麼本領。”
“你有什麼技能?”
“我沒有什麼技能。”
孟嚐君笑了笑,把他安排在第三流食客中,吃粗茶淡飯。馮諼吃罷飯,就靠在柱子上,彈著他的長劍唱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嚐君為了滿足他,把他安排到第二流食客中,每頓飯都是有魚有肉了。但他吃罷飯,又唱起歌來:“長鋏歸來乎,出無車。”於是孟嚐君就把他安排到第一流的食客中,出門坐上了馬車。
然而馮諼還不滿足,又彈劍而歌:“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他不但要孟嚐君養活他一個,還要孟嚐君養活他的全家。孟嚐君了解到馮諼家有老母,便命家奴按時送食糧柴薪到馮諼家裏,這下徹底解決了馮諼的問題。
孟嚐君在薛國有很多田莊,農民欠了孟嚐君的田租,需要派個人去收賬,馮諼自告奮勇願往。孟嚐君就把佃戶們的欠條借據,交給馮諼,為他治裝備車而往。臨行時,馮諼問孟嚐君:“我收到了賬,帶些什麼東西回來呢?”孟嚐君就說:“你看我家裏沒有的東西,就帶點回來好了。”
馮諼到了薛地,召集債戶開會,當眾宣布說:“孟嚐君說了,你們欠他的債,不用還了,你們的欠條借據全在這裏,我當著你們的麵燒掉,從此以後你們再也沒有這筆負擔了。”債戶聽到這個好消息後,都高呼萬歲,欣喜若狂地回去了。
馮諼回到齊國,孟嚐君詫異地問他為什麼回來得這樣快?馮諼說:“賬都收齊了,不回來幹嘛?”
“你給我買了些什麼東西回來?”
“我給你買了仁義回來了。”
“什麼叫做買仁義呢?”
馮諼說:“我去收賬時,你讓我看家中缺什麼買什麼,我看您家裏有的是金銀財寶,珍玩美人,所缺的隻是仁義。所以我到了薛地,召集債戶,當眾把他們的欠據借條都燒了,並告訴他們說您不用他們還債了,債戶們感恩不盡,這不是給您買回仁義嗎?”
馮諼雖然沒收回賬,可是孟嚐君的名聲卻更大了。秦昭襄王沒能追上孟嚐君,本來已經很生氣了,如今聽說齊閔王又重用了他,便更加擔心。於是他就偷偷打發心腹到齊國去散布謠言,說:“孟嚐君收買人心,齊國的人光知道有孟嚐君,不知道有齊王。孟嚐君快要當上齊國的君王了。”他又打發使臣到楚國去對楚頃襄王說:“楚王死在敝國,確實是敝國上了齊國的當。秦王三番兩次要把楚王送回去,都給孟嚐君攔住了。他如今執掌著齊國的大權,聽說就要當齊王了。如果他當上齊王,一定會來打貴國和敝國,敝國情願跟貴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孟嚐君。希望大王既往不咎,重新跟敝國和好吧。”
楚頃襄王聽了秦國使臣的話,也打發人到齊國去散布謠言。齊閔王聽見這些謠言,果然起了疑心,就收回了孟嚐君的相印,叫他回到薛城去。
“樹倒猢猻散”,孟嚐君被罷了官,那些門客全都散了,孟嚐君感到非常淒涼。隻有這位收賬的馮先生還寸步不離地跟著他,替他趕車,一塊到薛城去。薛城的老百姓一聽說孟嚐君來了,男女老少都來迎接他。有的帶一隻雞,有的拿一瓶酒,有的拿著牛肉,有的提著一筐子雞蛋,獻給孟嚐君。孟嚐君看到這種情形,感動得掉下眼淚來。他對馮諼說:“這就是先生給我買來的仁義呀!”馮諼說:“這一點算得了什麼?如今您能安居的地方隻有這個薛城,俗語說:‘狡兔三窟’,您至少得有三個能安身的地方才能踏實。如果您能借給我這輛車馬,讓我到秦國去一趟,我一定能再叫齊王重用您,增加您的俸祿。那時候薛城、鹹陽、臨淄三個地方,都會歡迎您。你認為這樣怎麼樣?”孟嚐君說:“全聽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