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皆獲元珠(2)(1 / 3)

司徒侯霸與嚴光是老朋友,想請嚴光到家中一敘,便派使者持信前去相邀。使者對嚴光說:“侯公聽說先生來了,真心實意地要馬上來拜訪,隻因職務纏身,所以沒有能及時趕來。他想借晚上的機會,請您屈尊同他談談。”嚴光沒有回答使者,順手把一個寫字用的小木片扔給使者,讓他記錄,自己口授道:“君房(侯霸字君房)足下:您官至三公,很好。心懷仁愛,輔佐正義,天下人都很高興;阿諛奉承,順從旨意,腰、頸就會斷絕,身首分家。”侯霸收到信後,把信封好送給光武帝,讓他看。光武帝笑著說:“這個放蕩不羈的家夥還是那副老脾氣。”

牢不可破

“牢不可破”比喻器物堅固而不易破壞;或比喻人的成見及深無法破除。

此典出自《晉書·朱序傳》:“是歲,苻堅遣其將苻丕等率眾圍序,序固守,賊糧將盡,率眾苦攻之。初,苻丕之來攻也,序母韓自登城履行,謂西北角當先受弊,遂領百餘婢並城中女丁於其角斜築城二十餘丈。賊攻,西北角果潰,眾便固新築城,丕遂引退。襄陽人謂此城為‘夫人城’。”

又見唐代韓愈《昌黎集·平淮西碑》:大官臆決唱聲,萬口和附,並為一談,牢不可破。

東晉時代,北方前秦苻堅親自率領八十萬名水陸大軍進攻晉朝。當時晉朝朱序鎮守襄陽,符堅的大軍把襄陽圍個水泄不通。

這時朱序的母親韓氏住在城裏,她登上城樓去察看,看見襄陽西北角首當其衝,料定敵人一定從西北角進攻,立刻便帶領著許多婢女,並動員城中婦女重新修築一道新城。這道新城一共有二十多丈長,築得非常堅固。

後來敵人集中兵力去攻打西北角,舊城很容易便攻破了。當敵人乘勝進攻新城時,因為新城築得很堅固,敵人無法把它攻破。當時的人便把這座城叫做“夫人城”。

老馬識途

“老馬識途”比喻對某件事情很熟悉和很有經驗的人。

此典出自《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齊桓公回國後不久,管仲對他說:“鄭國一直都對天子非常倨傲,如今又跟楚國勾結往來。如果主公想扶助王室,抵禦蠻族,成就霸業,必須先收服鄭國不可。”寧戚也說:“鄭國自從鄭莊公死後,四個公子爭搶君位,鬧得雞犬不寧!咱們先君(指齊襄公)殺了子,本來是想讓子突回去複位,沒想到祭足卻立了子儀。現在祭足死了,如果主公再幫助子突複位,他一定感恩戴德,對您言聽計從,更不用說是訂盟約了。”

齊桓公采納了他們的意見,發兵幫助子突攻入鄭國,殺了子儀。子突重登君位,加入了中原的聯盟。沒想到緊接著楚國就氣勢洶洶地向鄭國殺來了,鄭國招架不住,隻好背離齊國,又依附了楚國。齊桓公清楚地知道,要叫鄭國一心歸附,非把楚國打敗不可。

當齊桓公正和管仲商議著如何去征伐楚國時,燕國派使者前來,說北邊的山戎越境入侵,而且來勢洶洶,燕國人抵擋不住,形勢非常緊急,央告齊侯出兵相救。管仲對齊桓公說:“主公要征伐楚國,首先要打退山戎,北方平靜了,才能專心對付南方的蠻夷。”齊桓公就帶領著大隊人馬去救燕國。

公元前年663,齊國的大隊人馬到達濟水(齊、魯分界線,東邊叫齊濟,西邊叫魯濟),魯莊公出來迎接他們,齊桓公把征伐山戎的事告訴了他。魯莊公說:“你出兵抵禦豺狼似的外族,鞏固北方的平靜,不僅使燕國受惠,對我們魯國也有好處。我願意派一隊人馬跟您去。”齊桓公正想建立武功,樹立個人的威信並且對征伐山戎也很有把握,就說:“北方路途遙遠,又非常難走,我不敢麻煩您。如果戰況不利,需要更多的人馬,我再請您幫忙。”魯莊公就不再堅持了。

齊桓公告別魯侯,往西進發,到了燕國,山戎早已搶了無數值錢的東西和青壯男女揚長而去。管仲說:“山戎未經挫折就解圍而去,等我兵一退,他們一定又來進犯,咱們既然來了,不如趁此機會給山戎迎頭痛擊。”齊桓公就決定繼續前進。燕莊公(燕國第十七代國君)想率本國的兵馬在前麵開路。齊桓公說:“貴國人馬剛遭受到敵人的打擊,怎麼忍心再叫他們衝鋒呢?還是排在後隊吧!”燕莊公又說:“離這兒八十裏遠的地方,有個小國叫無終國跟我們有些交情,如果他們願意幫忙,咱們就有向導帶路了。”齊桓公立刻派人帶禮物去請無終國的國君,對方果真派大將前來助戰,齊桓公就請他們的人馬作向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