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木船(1 / 1)

當當好奇地坐上獨木舟向河對岸劃去,可是獨木舟不聽話,偏偏往下遊衝。盡管當當使盡了渾身解數,獨木舟還是像一匹無法馴服的野馬。伸手一摸魔盒沒帶在身上,當當嚇得冷汗直流,情急之中喊道:“豆芽哥,救我!”

“你慢慢漂吧,漂流的感覺多好。”聽到說話聲,當當抬頭一看,原來叮叮駕駛著“陸地蟹001”在上麵看著這一切。

水流越來越急,眼看小小的獨木舟就要被撕碎葬身水底。

看到形勢如此緊急,叮叮大喊:“魔盒救小尾巴!”霎時,獨木舟幻化為一隻木船,當當終於化險為夷。

獨木舟的發明,確實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但由於獨木舟的承載量較小,再加上性能上的不穩定性,使它的廣泛應用受到了限製。於是人們又開始積極尋找別的東西替代,木船的製造也就應運而生。考古學家在考察古代木船時驚異地發現,古船和現代的木船基本一模一樣,木船主要以杉木為主原料,輔以鐵釘、麻絲、石灰、桐油等。釘木船要選擇天然的老齡杉木,樹齡要求必須在30年以上,這樣的木材材質結實、有韌性,造出來的船吃水淺、浮力大、能載重,輕巧靈敏而且堅固耐用。船造好之後,為了讓船板防腐,保證船體經久耐用,必須用桐油油船3遍,等桐油完全幹透後就可以下水了。

另外還有牛皮船,顧名思義是牛皮做的船。做牛皮船的材料很簡單,隻用木料和牛皮,木頭要選用韌性較好的樹木作骨架。把泡軟、牛毛基本褪淨的4張耗牛皮縫起來,並將濕牛皮包在木骨架上繃好,用牛皮繩子捆緊、曬幹,擦油定型,再把牛皮縫口接頭處擦抹大量牛、羊油以便將接縫密封,避免進水,再配上一對劃槳,就可以下水使用了。相傳,東方國的女官高霸,其地位相當於宰相,黎明乘牛皮船從格爾丹寺沿河而下,風馳電掣,曆危灘萬道,到達噶延時,正值太陽初升,向女王報告一路考察情況,女王讚賞高霸行動快捷,並發布命令,多選牛皮船,充備軍用。牛皮船成為女王十分寵愛的交通工具。在隨後的千百年裏,東方國的後裔就是依靠這種製作巧妙的牛皮船往來於大金川兩岸。

《閃閃紅星》主題歌“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中提到了竹排,竹排不僅可以載人,它還是一種原始的水上運輸工具。將砍伐的十幾根甚至於幾十根比較粗的毛竹,用繩索捆綁在一起,置放在河裏,人站在上麵,靠水的浮力就可漂流,而在竹排兩邊各架一根木樁,再套上雙槳,即可劃行。另外還有木排,和竹排相仿。

在西藏林芝地區、山南等林區和樹木繁茂的地區還有一種很原始也很簡單的船,叫圓木凹槽船,此船是把兩根長約5米,粗細相當的圓木,加工成四槽,捆綁在一起,再做4個劃槳,就成了一個簡易木船,船內可容納10人左右。

現在比較實用的木船是圓底長方形機動木船,自從20世紀70年代傳統木船逐漸被機動船取代之後,在各渡口很少能見到人力劃槳的小船。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河流上架起了橋梁,解決了人們交通不便的困難。橋梁多了,各渡口的木船也逐漸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