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在空中看著當當的狼狽相有點內疚。
原來蝴蝶和獨木舟都是叮叮用萬能電子魔盒變來逗當當玩的。當當知道內情後氣得恨不得揪掉叮叮的小豆芽,不過後來看在叮叮救她的份上又原諒了他。
當當力氣小,沒辦法劃動木船,隻得央求叮叮:“叮叮哥,看在我是你小尾巴的份上,幫我一把。”
叮叮高舉萬能電子魔盒喊了聲:“萬化神通!”霞光萬道過後,木船上多了一隻巨大的帆。帆在風的鼓動下,帶著小船順風漂移。
叮叮也收起“陸地蟹001”,跳上帆船。
帆船最初是古代居住於海河區域的人的水上交通運輸工具,它利用風力的推動前進。古時的帆船隻用一根或兩根小棍在船上撐起一塊獸皮或編織物。
中國人早在戰國時代就能嫻熟地借風帆而使船航行了;借助於帆船,15世紀初期,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龐大船隊7次出海,到達亞洲和非洲30多個國家;迪亞斯1488年發現好望角;哥倫布1492年發現新大陸;達伽馬1498年穿過印度洋踏上亞洲大陸;麥哲倫1522年完成第一次環球球航行等等。帆船和曆史間許多探索和發現交織在一起,一同被深深鐫刻進了人類曆史的記憶當中。
13世紀左右的北歐,海盜橫行,為了搶劫商船,他們製造了一種速度很快的以槳和帆為動力的船。具有代表性的是北歐“維京”海盜的長船。14世紀,北歐海上的貿易日益盛行,出現了比長船更結實、更可靠的海上船隻。這種船體用魚鱗板疊接,使載貨量大大增加。人們把這種性能良好的船稱為“酒船”。
為了滿足剛剛進入現代西方文明的人們到東方去尋找財富的願望,造船家把酒船和快帆船結合起來,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具有代表性的,並且具有完善風帆設備的船,這就是三桅帆船。三桅帆船的船體結構更加合理,它不但能裝載大量生活必需品,也可以在海上連續待上數月,甚至可以環繞地球航行。在以後的二三百年的時間裏,歐洲的冒險家就是用這種帆船開辟了新航道,“三次地理大發現”也是由於擁有了三桅帆船才得以實現。從此以後,三桅帆船將原來相互隔絕的世界聯係到了一起。
後來隨著工業的發展,人們在帆船的發展和利用上引入了大量的現代工業成果,使現代帆船日趨完善。19世紀時,美國率先建造了快速帆船,後來這種帆船演變成著名的巴底摩爾快速帆船,帆船的發展到了頂峰。現在,除了一些國家海軍中還保留有一兩艘用於訓練水手的帆船外,我們隻能在一些帆船運動中才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最早作為娛樂活動的帆船起源於16~17世紀的荷蘭,當時人們乘著這種小船在荷蘭航道旅行。帆船分穩向板帆艇和龍骨帆艇兩類—穩向板帆艇輕快靈活,可在淺水中行駛,是世界最普及的帆船;骨帆艇也稱穩向舵艇,體大不靈活,穩定性好,帆力強,隻能在深水中行駛。
帆船運動早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中國的沿海城市也是船的故鄉,水上運動也極為繁榮。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中國香港名將“風之後”李麗珊是女子米氏板首枚奧運金牌得主;2004雅典奧運會,中國選手殷劍獲得女子A390級帆船亞軍;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帆板帆船比賽上,中國選手殷劍勇奪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