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海上浮城(1 / 1)

在教室裏,當當向同學炫耀魔盒的威力,一時激起同學們的好奇。

大家都想見識一下,連平時最漂亮、最驕傲的女生韓淩雲也央求道:“小豆芽、小尾巴,拿出來讓我們看看,就看一下下,好嗎?”這樣一來,倆人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當當雙手抱胸,叮叮高舉魔盒喊道:“百變搜索!”頓時,魔盒進入搜索程序……

哇……快看,“阿基米德號”“大不列顛號”“大東方號”。韓淩雲興奮得臉蛋通紅。

富爾頓的成功喚起人們對動力機船的興趣。美國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也加入了研究動力機船的行列,富蘭克林發現用槳推進的效率不高,便提出了噴射推進的方法,即用一台水泵把水從船頭吸入,從船尾噴出。富蘭克林的設想隻給人們一種新鮮感,沒有人真正想用這個方法去試驗。英國的造船工程師史密斯認真分析了富蘭克林的想法以後,對自己說:“沒有理由不試驗這種新方法。”當時人們對瑞士科學家伯努利提出的螺旋推進器產生了極大興趣。1837年的一天,史密斯邀了幾位朋友,並對朋友們說:“我要用螺旋槳推動汽船,你們將看到一個精彩的場麵。”

隨著發動機的突突聲起,汽船迅速離岸而去,但遺憾的是汽船駛到河中心後,便不再前進,而隻在原處打圈。史密斯用木板把船劃到岸邊後,檢查發現原來是木頭螺旋槳的槳葉折斷了一半。雖然有人冷言冷語,但史密斯不認為自己失敗了,反而堅信,隻要把材料改良,按這個方法做下去一定會取得成功。

緊接著,他又建造了一艘命名為“阿基米德號”的大船,並裝上了螺旋槳推進器,那是一個木製的長長的像螺絲釘的螺杆。開始試驗時,它以4海裏/時的航速航行,中途,水中的障礙物突然碰斷了螺杆,隻剩了一小截。正當史密斯急得不知所措時,船卻意外加快了速度。這事啟發了造船工程師們,他們把長螺杆變成短螺杆,又把短螺杆變成葉片狀,於是在1845年,英國的“大不列顛號”—世界上第一艘螺旋槳推進船,製成了。1845年,“大不列顛號”橫渡大西洋成功,這一壯舉宣告水上交通工具的革命自此完成。

1857年11月7日下水的“大東方號”由英國大西方鐵道公司建造,它是一艘由螺旋槳和風帆為動力的鐵殼船,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巨無霸”,被譽為“海上浮城”—設計船長211米,船寬36米,最大吃水9.2米,總噸位18,915噸;有3套推進裝置,2具船邊明輪,1個艉螺槳,6根張帆的桅杆;可載客4000人,載貨6000噸。

但“大東方號”命運多舛,第一次海上試航時,由於通風孔堵死引起突然爆炸,上甲板被掀開,前煙囪像火箭一樣飛出去。在它以後的運營中,每個航次都虧損累累,而且船難不斷,“大東方號”1888年報廢,以1.6萬英鎊賣給拆船公司當廢鐵。

“大東方號”盡管遭到了經營中的失敗,但它的新式構建方法和獨特的技術理論,為以後船隻由木質結構向鋼質結構的發展開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