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不太快的快板(中)(1 / 3)

原版法軍的1773型燧發槍的最大射程大約120米,而勇敢的法軍士兵們經常排著浩大整齊,令人望而生畏的營方陣逼近到對手70米以內再放槍,而對付騎兵時,為了保證命中率和瞬間的心理壓力,更是會把敵人放到30米,甚至15米的距離上再齊射。倫巴底人遭到的第一波打擊是在離默拉德軍距離約100米處,卻不是火槍手們放出的。

衝在最前麵的倫巴底騎兵忽然莫名其妙連人帶馬栽倒在地。雖然鬆軟的衝擊平原的泥沙土壤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落馬的衝擊,但緊隨而來後排的夥伴們的馬蹄卻成了最大的殺手。為了保證突擊效果,倫巴底騎兵排成了最具突擊效果的錐形陣——這種隊形由於不成器的中國翻譯家的錯誤,長期被國人以為它的外表應該像個錐子是個銳角三角形,實則不然。它是一個正麵狹窄,極其密集的長方形,因靠著騎兵的動能和密度“錐”破步兵方陣而得名。實際上它還有個極其形象的名字:野豬嘴隊形。正因如此,在保證了巨大的衝擊力的前提下,它的轉向和變化能力極差。一時間,後排的倫巴底騎兵根本收不住馬蹄,根本就是被後麵的人馬往前推擠,即便有馬術高超者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坐騎往前麵倒下的夥伴身上踏去,根本無法向左右規避。騎兵們互相踐踏,慘叫聲不絕於耳。

目光敏銳,經驗豐富的將軍很快就發現了隱藏在長滿長草的泥土下麵的秘密:狡猾的默拉德人在地上隔三差五的挖掘了稀疏、狹窄卻很深的坑洞,並用雜草遮蓋,外觀酷似野鼠和野兔的洞穴。廣闊而豐美的保加爾和馬紮爾草原上每年因踩上鼠兔洞穴而折斷馬腿,報廢的戰馬成百上千,真不知從未有過遊牧經曆,也與遊牧民族無緣戰爭的默拉德人是如何學到這一招的。不僅如此,在泥土和草叢中還有隻在淺坑底部露出削尖尖端的用火烤硬,能輕易戳穿馬掌的木樁,和大約有小腿深,底部隻能勉強塞下一隻腳,步兵向前奔跑時踩上必定扭傷腳踝的V字形淺溝。

與瓦隆人的重騎兵和重裝步兵的多年作戰,使得默拉德軍對構築這種不易發現的陰損工事頗有心得。這些被士兵們戲稱為絆馬坑、踢馬刺和斷腳溝的東西極不起眼,卻頗有大用,令的默拉德人不發一箭就讓倫巴底人吃了大虧。如果不是關乎自己的切身利益,這位耿直的軍人幾乎要為對方的狡猾和狠毒大聲喝彩了。

然而此時,搶救一團混亂的重騎兵才是最重要的。雖然他們服從性很低,而且戰鬥力也要打個問號,但沒了他們,倫巴底人就缺少戰場上一錘定音的能力。將軍揮了揮手,繼續他剛才的命令,來自各大家族私軍的輕步兵開始加速向前,企圖掩護重騎兵後退並重組隊形。

晚了。

默拉德王國榮譽騎士塞西莉亞扣下了扳機。一團火焰夾雜著硝煙,以及一顆14毫米的鉛彈呼嘯而出。高溫高壓的火yao氣體推出沉重的鉛彈之後猛然在壓力驟減的空氣中以超過音速的速度膨脹開來,作為聲波傳送介質的空氣瞬間在火yao燃氣周圍被震動壓成了一團仿佛白霧似的疊加波,之後在不到千分之一秒間,疊加的聲波爆散開來,發出了一聲高達140分貝的有力聲音。

榮譽騎士的開火引發了燧發槍手們的齊射。隨後,六門火炮的齊聲發言蓋過了戰場上所有的聲音。帶有威嚇性質,氣動外形糟糕到極點的開槽實心彈破空而過,尖利的嘯聲猶如死神的獰笑,久久回蕩在兩軍之間。

一陣白煙和巨響之後,居於最前列的士兵們毫不猶豫的把價值不菲的燧發槍丟在地上,拔出各自的近戰武器,呐喊著與身邊的戰友一起向前衝鋒。他們越過硝煙,在慌亂的倫巴底人看來,仿佛如一群從霧裏鑽出,披著鐵鱗,揮舞爪牙的妖怪般,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一眨眼間就到了麵前。

雖然對隻開了一槍就要投入突擊有所不滿,但阿斯拜恩也知道,在地球上就算是到了拿破侖戰爭時期,白刃突擊仍然是最殘酷也是最有效的攻擊手段。在馬克沁的機槍出現並投入實用之前,就算是斯賓塞連珠槍的齊射也無法阻擋步兵的密集隊形刺刀突擊。盡管刺刀突擊造成的傷亡比起熱兵器,尤其能造成六成傷亡的火炮來說不值一提,但絕大多數部隊都是在白刃戰中被擊潰的。

摒住呼吸,穿過燧發槍射擊所造成的帶有二氧化硫臭味和硝石粉末的刺鼻氣味的黑火yao硝煙,阿斯拜恩在跑動中將雙手劍舉起到與肩齊平的位置並將劍尖稍微向下傾斜,左手反手持在護手之前。這種被稱為“牛位”的姿勢來源於地球上德意誌地區的長劍格鬥,類似的姿勢在埃拉西亞不僅被用於長劍、刺劍一類的輕兵器,也廣泛被雙手劍士、長矛手和長戟手之類的重步兵在戰場上廣為使用。“牛位”可以輕易向前發力,也可很好的防禦住來自上方和中路的打擊,稍稍用點技巧,便能絞飛甚至橫奪敵手從下麵刺來的武器。最重要的一點,稍稍向下的有力突刺和切割很難被對方的武器向上崩開,是長矛、雙手劍這一類長武器最適宜的攻擊手段(如果筆者的解釋不夠清楚,那麼諸位同學請複習《魔戒-雙塔》。強獸人炸開號角堡城牆時阿拉貢率精靈們反衝鋒開始的那一瞬間的姿勢。)。

吉斯卡爾是一個普通的比隆人,就像十六歲之前的約翰-查士丁尼一樣普通。在比隆的幾乎所有算得上軍人身份的男人心裏,約翰就是一個傳奇,而且這個傳奇似乎還是可以複製的。懷著對將軍的憧憬、熱愛,還有少許的嫉妒和羨慕,身為中等商人次子的吉斯卡爾帶著父親資助的金幣、戰馬和鎖子甲進入到十二大家的私兵中服役。當然,沒能進入到民兵團是有些遺憾,不過不是任何人都有約翰那種毅力,每天早上身穿鐵甲,全副武裝負重超過三十公斤和士兵們一起在比隆城內起伏不定的石板路上奔跑整整一個小時的。

同樣的,吉斯卡爾也無法理解約翰-查士丁尼從達爾馬提亞人、馬紮爾人、保加爾人和海倫娜人那裏,以及他們的敵人那裏學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