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2 / 2)

“若以金錢近其人而易之,隨收隨給,即以數文錢易蝗一石,民猶樂為之矣。”

趙嘉聽到這裏,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他以前覺得,用錢易蝗將會提升百姓積極『性』,卻沒想到如今交通不便,百姓們捕捉蝗蟲再拿到城中易錢,一來一去就會消耗兩日時間。

兩日時間的消耗,不僅會耽誤捕捉蝗蟲大計,百姓來回的消耗,也是在變相損耗國力。

鄭國看得透徹,與其讓百姓們自己提著蝗蟲,跑很遠到城裏高價賣蝗,倒不如就地低價收蝗。

如此,既不會耽誤百姓們捕捉蝗蟲的時間,也不會讓他們在路途上損耗糧食,也能極大節省官府的開支。

不過很快,趙嘉就說道:“前者官府已經貼出榜文,三鬥栗錢換一鬥蝗,今突然改價,百姓是否會心中不滿?”

鄭國搖頭道:“捕蝗乃利國理己之事,哪怕價格被壓得極低,百姓們也都會欣然接受。”

趙嘉又道:“吾初得上黨,官府對於各地掌控尚且不足,大多有族老、鄉紳把持地方,就連縣吏也多為本地大族子弟。”

“今於各地收蝗,必然要仰仗當地豪紳、大族,若小吏與各地豪紳、大族勾結,中飽私囊,既使官府多出錢財,又令官府失信於百姓,當如何處之?”

趙嘉的擔憂並非毫無依據。

雖說上黨名義上乃趙嘉封地,可是各縣、各鄉,還需要仰仗當地有名望。

這些人,趙嘉並沒有把握能夠掌控。

鄭國聞言卻是大笑道:“吾以為不然也。”

“此時為民除患,膚髪可捐,更率人蠶食,尚可謂官乎。副官為此,正官安在。正官為此,縣吏安在?”

“不於此輩,創一警百而懲噎廢食,亦複何官不可廢,何事不可已耶!”

“且一郡一邑,豈乏義士?”

“若紳、若弁、青衿、義民擇其善者,無不可使,亦且有自願捐貲者,何必官也。”

“其給錢則以得蝗之,難易為差,無須預定矣。”

鄭國的意思,就連這些以錢易蝗的錢財,都不用官府出,而是應該有當地豪紳、義士捐贈,再根據當地捕蝗行情以及錢的多寡定價。

如此,既杜絕了中飽私囊之事,又可以給官府節省一大筆開銷,可是兩全其美之策。

趙嘉卻是有些遲疑的問道:“此言當真?”

在趙嘉心中,古代豪紳大多都是地主,都是吸血鬼,又怎會出錢出力幫助官府滅蝗。

更何況,趙嘉這個統治者,還得到上黨沒多久。

鄭國笑道:“相助官府滅蝗,不僅能得到好名聲,為當地百姓所敬重,更能保住這些豪紳田間糧食。”

“最為重要者,豪紳、大族相助官府,必然會給官府留下好影響,日後族內子弟入仕也容易些。”

趙嘉聞言,當即恍然大悟。

對於這個時代的豪紳、大族而言,最重要者莫過於名望、糧食以及當官,出錢相助官府滅蝗,就能得到這三樣東西,他們又豈會不賣力?

“先生大才,嘉歎服!”

趙嘉緊緊握住鄭國雙手,唏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