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二月初十,是浙江壽昌傳統的廟會節日,壽昌人稱之為“二月十”。舊時,在這個節日裏,要演十天十夜的廟會戲。
二十年代前後,湯溪縣有個婺劇男旦角,名叫範金寶,曾多次隨戲班子來壽昌演“二月十”廟會戲。他不論扮相、做功、唱腔、道白都能得到觀眾的讚賞。據說,當年他精湛的表演,使台下觀眾入了迷,曾有幾個懷抱孩子婦女觀眾,竟看得神魂顛倒地鬆開了雙手,以致孩子掉在地上哭叫著,都沒有覺察到。他的技藝之高,可想而知。
那年,範寶金又隨戲班子來壽昌演“二月十”廟會戲。第一場是社首點的戲《琵琶記》,範金寶飾演劇中趙五娘,當演到趙五娘吃糠時,他唱道:“這糠,我待不吃嗬,叫奴怎忍饑?我待吃你嗬,叫奴怎能吃?思想起來……”唱到這裏,他隨即將蓬鬆的鬢發一掠,不料卻露出一對亮閃閃的金耳環來。此時台下議論紛紛,社首心想:趙五娘既是窮得吃糠了,難道還戴得起金耳環嗎?他決定借此作為把柄,敲一敲戲班子的竹杠。
戲散後,社首來到後台交代班主說:“你們的戲出了漏洞,應罰戲金一場。明晚仍演《琵琶記》,如果再出漏洞,再罰戲金一場。”說完,揚長而去。
社首走後,全戲班子人員苦思冥想,總想不出漏洞究竟出在哪裏,急得那位班主直抓頭皮。後來,範寶金終於醒悟到,原來漏洞全出在金耳環上。他思慮了一番,便胸有成竹地對大家說:“大家不要急,這漏洞是我造成的,還是由我自己來堵,決不叫大夥為難。”
第二天演出,範金寶又帶上亮閃閃的金耳環上場了。當演到趙五娘吃糠時,隻見他一邊演唱著,一邊褪下金耳環,隨手將它往台下一丟。觀眾們隻覺得好奇怪,有人忙撿起一看,哈哈,原來是隻銅的。
戲散後,社首拿了銅耳環找到了範寶金,問他這是怎麼回事。範寶金振振有詞地說:“趙五娘雖然落難,但她畢竟是個年輕婦女。愛美之心,人人皆有,她戴不起金耳環,戴隻銅耳環,也是合乎情理的。有人說,趙五娘窮得吃糠咽菜,戴不起金耳環,我隻好把它丟給台下,讓大家看看。”
幾句話,說得社首無言以答,罰戲金一事也隻好作罷。
楊承祖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