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唯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解釋】
江南盛產紅橘,經嚴寒之後橘林仍蔥蔥綠綠。這難道是地氣暖和使然原來橘樹自有喜歡傲雪的氣質。款待親朋紅橘當之無愧,怎奈路途遙遠山水阻隔。命運難測隻能聽其所遇,如同四季變更不能追尋。世人都偏愛栽種桃李,難道橘樹不也是綠蔭蔥蘢嗎
【解析】
這一篇也是以橘喻人。
屈原曾經寫過一篇《橘頌》,讚美橘樹具有的“與世獨立,橫而不流”的品格;《古詩》又有“委身玉盤中,曆年冀見食”的句子,比喻賢者要求用世。張九齡此詩,兼有這兩種意思。
橘樹之葉經冬不凋,這不是因為地氣暖的原因,而是因其自身具有淩寒傲霜的品質。詩人將它比喻自己。這丹橘本可以讓嘉客食用的,然而阻礙重重,無法獻達,這大概是命運了。人們都說要種桃種李,其實丹橘不僅果實可以待嘉客,而且四季不凋,隨時都有美蔭,哪點不如桃李呢?這幾句詩比喻自己也有賢人一樣的美德,但不被入識,隻能徒自不平。這首詩,設喻恰當,抒發情懷又圓轉自如,故曆來為人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