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是沒有時間,是我們自己在給自己設限(1)(2 / 3)

令大部分人在成功路上止步不前的,不是環境因素,也不是自身的才能,而是自我設限的信念。縱觀古往今來,乃至我們周圍的成功人士,他們身上都具備一種品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克服障礙的能力。很多人沒能實現自身的潛能,他們往往對自己乃至這個世界抱有某種設限的信念,也正是這種信念使得他們無法與成功結緣。

人生是不可預測的,所以不要自我設限,隻有這樣,你才能走出更廣闊的天地,才能飛上更高的天空。

2走出個人舒適區,讓世界了解你

樂意走出舒適區的人,往往會比別人更加容易取得成功;而安於舒適區則會讓我們停止前進的步伐而不自知,當我們有天發現自己已經落後別人一大截的時候,驚覺已遲。

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舒適區。在這個舒適區裏,我們做擅長的事情,跟熟悉的人交往,這令我們非常舒服。可在舒服的同時,我們前進的步調也因此而放慢了。如同溫水裏的青蛙一樣,當慢慢熟悉了水的溫度時,也就沒有了危機意識。

一個人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無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一旦離開了這個區域就會感到恐懼、彷徨、無奈,變得無所適從,這其實是非常可悲的。

有一群大雁落在公園的湖邊,它們打算把這裏當成暫時的家,等到了秋天的時候再飛往南方過冬。

公園裏的遊客看到這些大雁感到十分驚奇,紛紛掏出一些魚片、餅幹等食物丟給大雁。起初,大雁不知道遊客們丟的是什麼,“嘩”地全散開了。等遊客們離開以後,它們才慢慢地靠近那些食物,美美地品嚐起來。

時間長了,大雁發現遊客不會傷害它們,每當遊客丟下食物的時候就爭先恐後地一哄而上。久而久之,大雁們就以遊人們給的食物為生,一個個長得圓滾滾的。

很快,秋天到了,大雁們依舊每天過著舒適的生活。它們不想去南方了,飛那麼遠,太累了。

冬天來了,大雪下個不停,公園裏的遊客越來越少了。大雁們躲在洞穴裏瑟瑟發抖,它們又冷又餓。有幾隻大雁想要往南方飛去,可是笨重的身體以及寒冷的空氣讓它們沒飛多遠就折了回來。

大雁貪圖一時的舒適和安逸,忘了想要飛往南方的事。當冬天來臨時,沉重的身體再加上環境的因素,使得它們隻能滯留在北方,實在是得不償失。

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也經常這樣。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會讓我們漸漸習慣舒適,特別是當我們習慣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就慢慢失去了改變的能力,貪圖安逸而不自知,並且讓我們忘了那些曾經很想做的事,那些曾讓自己熱血沸騰的夢想。

舒適區是扼殺夢想的最大元凶,成功者自始至終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總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敢於向自己的夢想發起挑戰。

有一天,龍蝦和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了。看到龍蝦正在脫掉自己的硬殼,隻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十分擔心:“龍蝦,你怎麼能丟掉保護你的硬殼呢?難道你不擔心被大魚一口吃掉嗎?照你現在的情況來看,隨便一個急流都會把你衝到岩石裏去,到時候你不死才怪呢!”

龍蝦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不知道,我們龍蝦每次成長,就一定要先把舊殼脫掉,才能生長出更加堅固的外殼。現在暫時麵對危險,是為了將來更安全而做準備。”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寄居蟹一樣,一天到晚隻找可以避居的地方,從來沒有想過怎樣讓自己成長得更加強壯。如果一個人總在尋覓庇護和舒適區,就會限製自己的發展。

我們有必要明白一個道理:船停在港灣裏是很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龍蝦不脫掉硬殼是很安全,但會阻礙它的成長;我們待在舒適區裏是很安全,但那不是生而為人的意義。

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舒適區不斷擴大的過程,是從不舒服到舒服的過程。如果我們現在留戀於舒適區,跟留戀於溫水中的青蛙有什麼區別?當想要跳出來的時候就會發現為時已晚,隻有尋找不舒服,堅持做以前令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事,才能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樂意走出舒適區的人,往往會比別人更加容易取得成功;而安於舒適區則會讓我們停止前進的步伐而不自知,當我們有天發現自己已經落後別人一大截的時候,驚覺已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