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寄生蟲·繭(1 / 3)

我在前麵說過,泥蜂抱著捕獲的獵物在洞穴上空盤繞著,然後以很慢的速度飛下來,同時發出陣陣哀嚎。見它這麼小心謹慎、遲疑不決,人們可能以為它要先從高處對周邊的地形做一番盤查,以便在落地之前好好地回想一下這個地方,快速地找到洞口。事實上,它這麼做是出於其他的目的,對此我將在後麵加以說明。在正常情況下,如果沒有引起它注意的險情發生,膜翅目昆蟲就不會一邊盤旋一邊哀叫,而是會猛地直衝下來,果斷地落在洞口附近的一個地方。它的記憶能力超強,根本用不著事先尋找。那麼,我們來看看它飛下來時為什麼會像我之前所描述的那麼遲疑不決吧 !

昆蟲為什麼盤繞了片刻後緩慢地降落下來,然後突然逃走了,接著又飛了回來?原來是它的洞穴正麵臨著一個極大的危險。它那哀鳴般的叫聲表現了它內心的焦灼不安,如果沒有險情,它的聲音是不會如此悲涼的。那麼,到底誰是威脅它的敵人呢?我正坐在一邊觀察,難道我是敵人嗎?不,對它來說,我隻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堆東西而已,根本不足以引起它的注意。它竭盡全力所要逃避的那個可怕的、凶狠的敵人,就在那裏,正在它住宅附近的沙地上一動不動地等待著它的歸來。這是一隻很小很小的雙翅目昆蟲,外表醜陋,看上去好像不會傷害任何人。泥蜂所畏懼的敵人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蠅。泥蜂可以勇敢地屠殺雙翅目昆蟲,靈活地扭斷在牛背上吸血的虻的脖子,卻因為另一種雙翅目昆蟲待在它的洞口旁而不敢進入自己的窩。要知道,這種雙翅目昆蟲是那麼的弱小、不值一提,似乎都不夠它的幼蟲吃一口。

牛虻是虻的俗稱,為中到大體形者,強壯而有軟毛。雌虻吸食人畜的血。下圖所示是牛虻的一種,體長 15 ~ 25 毫米,專門吸食牛的血。

為什麼它不猛撲到這個蟲子身上把它殺死呢?膜翅目昆蟲飛得很快,一定能抓住它 ;而且這種獵物即使再小,幼蟲也不會置之不理的,因為對幼蟲來說,所有的雙翅目昆蟲都是美味佳肴。可是泥蜂沒有這麼做,在這隻它隻需用大顎一咬就能咬得粉身碎骨的昆蟲麵前,它驚恐逃竄了。這就像一隻貓被老鼠嚇得狼狽逃亡一樣滑稽。雙翅目昆蟲這種嗜殺成性的昆蟲,竟然被一種最不起眼的雙翅目昆蟲嚇跑了。我承認自己無知,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這種角色顛倒。敵人就一動不動地待在那兒,在你的洞穴附近等候著你,它已向你發起挑戰,而對於這個與你勢不兩立、處心積慮要摧毀你的家庭的敵人,你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它解決掉,把它當成你幼蟲的美食,你完全能做到,可是你偏不這麼做,在動物界,這種行為實在是太反常了。反常這個詞可能不夠恰當,不如說這符合生物界和諧共處的自然規律,既然這種雙翅目昆蟲要在大千世界中施展一下它那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作用,那麼泥蜂就必須敬畏它、害怕它,一見到它就膽怯地逃遁,否則,這種雙翅目昆蟲是無法存留於世的。

下麵我們來說說這種寄生蟲的故事吧。有些泥蜂的洞穴裏同時居住著膜翅目昆蟲的幼蟲和別的種族的幼蟲,這是十分稀鬆平常的事,而且後者總是貪得無厭地搶奪前者的食物。這些不請自來者比泥蜂的幼蟲還小,就像一小滴淚珠那麼大,通體透亮,身體因體內嚼得稀爛的食物而呈現出酒紅色。它們數目不固定,一般情況下有 6 隻,有時會有 10 隻甚至更多。這些蟲子屬於雙翅目昆蟲,它們的形狀和它們變成的蛹可以證實這一點。我在飼養這些幼蟲的過程中,更加證實了這一點。

我把它們放在盒子裏飼養起來,盒子底下鋪上一層細沙,同時還放了一些蒼蠅,每天為它們更換食物。不久,幼蟲變成了蛹,第二年,一隻小雙翅目昆蟲和一隻彌寄蠅同時破蛹而出。

泥蜂所畏懼的就是這種埋伏在它的洞穴附近的雙翅目昆蟲。其實,您隻需看看洞穴裏發生的事就知道膜翅目昆蟲為什麼這麼害怕了。泥蜂母親不辭勞苦地為洞裏的幼蟲提供充足的食物,可是在那堆食物周圍,有 6 ~ 10 個饑腸轆轆的不速之客正用它們鋒利的尖嘴巴與泥蜂母親的親生嬰兒一道分享著,它們有恃無恐地吃著,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

餐桌上的氣氛始終是平和的。我從沒見過這些泥蜂幼蟲因為異族幼蟲的肆意妄為而憤怒,也沒見到過後者打擾前者進餐的情形。大家混雜在一起,在食物堆上就餐,但是都很安分守己,沒有誰故意找茬。

假如沒有發生後麵的麻煩事,那麼從開始到現在,一切都還不錯。

但是顯而易見,無論幼蟲的母親如何勤懇捕獵,也難以滿足這麼大一群幼蟲的消費。就算它隻供應自己的一隻幼蟲的食物,也夠它忙了,必須不停地外出捕獵,更何況它此時要供應的是 15 隻貪吃的食客呢?這會引發什麼後果呢?食客劇增必然導致食物匱乏,進而引發饑餓,但是這種饑餓可不會發生在雙翅目昆蟲的身上,因為它們長得比泥蜂幼蟲快,趁著東道主還很幼小的時候,並且還有食物供給的時候,它們會猛吃一頓。而東道主則要真正忍饑挨餓了,它到了要變態的時候也不能彌補失去的時間。更何況,即使第一批不速之客變成蛹後,它可以獨享這個寬敞的大餐桌了,可是當幼蟲母親捕獵回窩時,另一些寄生蟲又會趁機竄進來,因此它總是有被活活餓死的危險。

如果泥蜂的洞穴裏有很多寄生蟲侵入,那麼,泥蜂幼蟲會遠比人們根據洞穴內的食物殘渣所推測出來的個頭還要小。它有氣無力,瘦弱不堪,身材隻有正常發育下的 1/2 或 1/3 大,它想織繭,可因為沒有絲料而織不成 ;它在房間的一角,在比它幸運的入侵者的蛹中間死掉了。它的結局可能會比現在更慘不忍睹,當糧食匱乏時,如果外出狩獵的母親沒能及時帶著獵物返回,那麼雙翅目昆蟲就會把泥蜂幼蟲活活吃掉。我在親自喂養幼蟲時,曾親眼目睹過這種凶殺行為。如果食物充足,那麼一切都好辦,但是如果我什麼時候忘記了或者故意不給它們提供口糧,就會看到泥蜂幼蟲葬身於雙翅目昆蟲的口中。因此,一旦泥蜂的洞穴被寄生蟲侵入,那麼合法的泥蜂幼蟲就一定或者餓死,或者被殺,這就是泥蜂看到彌寄蠅在它的住宅附近埋伏是會感到厭煩的原因。

遭受這些寄生蟲侵犯的,並非隻有泥蜂,所有膜翅目掘地蟲的洞穴,無論哪一種,都會被彌寄蠅侵入。有些觀察者,特別是拉普勒蒂埃,曾經談到過這些雙翅目昆蟲卑鄙下流的陰謀。但據我所知,沒人看到過寄生蟲用這麼怪異的方法侵犯泥蜂。我說怪異,是因為情況完全不同。別的種類的掘地蟲會先在洞穴裏備下充足的食物,而在它把獵物運進窩裏時,寄生蟲就已經趁機把卵產在獵物上麵了。膜翅目昆蟲儲備好糧食,產完卵以後,就把蜂房封起來了。從此以後,房主的幼蟲和外族的幼蟲一起在洞裏孵化,在出生後共同生活,它們單獨相處,與外界隔絕,沒人知道裏麵的情況。幼蟲的母親也對寄生蟲的詭計毫不知情,既然這種行為沒人知道,也就不會受到懲罰了。

泥蜂與它們不同。在長達兩個星期的哺育期中,幼蟲母親會隨時隨地回到窩裏 ;它知道它的幼兒正跟許多不請自來的幼蟲生活在一起,也知道大部分糧食被這些入侵者吃掉了。每次它進來給自己的幼蟲送糧食時,都能親眼看到並感覺到,生活在洞穴盡頭處的這些貪婪的共食者根本不屑於隻吃殘羹剩飯,而是要搶吃最好的食物。即使它的計算能力再弱,也應該看得出 12 比 1 大 ;更何況,食物消費與它捕獲的獵物數目不成比例,也會引起它的注意。可是,它並沒有揪住這些肆無忌憚的入侵者的肚皮,把它們扔到門外去,而是和和氣氣地接納了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