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對人類未來的預測(1)(2 / 3)

被禁止的“新人種”

幾十年前,一位狂想家說道:“如能授我以權,可以隨心所欲繁殖男女,我想在500年內定能造出新人種。我能生一種女人,額上生出紫色羽毛,長可垂地;或一種男子,耳上添出光亮的巨鱗。”“我亦可能產生毛發蓬鬆的強健的巨人,與混身光滑無毛的侏儒。”

今天,世界上已有幾十萬人工授精出生的嬰兒,試管嬰兒也超過了10萬個,由“代理母親”孕育而生下的孩子正日漸增多。一句話,人類的生殖過程已由完全“自然”的方式向不完全“自然”的方式轉化了。生殖技術的變化給社會帶來了一係列的法律、道德、宗教、倫理方麵的問題,引起了各方麵的關注。例如,梵蒂岡教皇就曾宣布:應該禁止試管嬰兒技術。

應該承認,應用人工生殖技術,解決了一部分人的不育困難,防止了某些遺傳病的發生,有它積極的一麵。但若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人類製造麻煩,那就必須受到譴責。

新加坡的《聯合晚報》1987年12月28日報道:遺傳學家已進行長達1年的實驗,試圖讓母牛和母羊懷上人類的胚胎。據說,“若將健康的人類胚胎適當地移殖到這些動物的子宮內,將來所生產的嬰兒應該完全正常”。真是奇怪,天下能懷孕的女子這樣多,卻偏偏要找牛羊來作人的“代理母親”!假若牛羊生下的人類嬰兒不正常呢,那該怎麼辦?

古代人曾經幻想有什麼半人半獸的動物。不可思議的是,現代某些“科學家”,真的要向這方麵走去了。幾年前,日本的研究機構準備將人的精子和雌猩猩的卵子實行人工配種,製造試管“猿人”。這計劃引起各界的強烈反對,大部分研究人員被迫住手。1966年,我國也曾有人將一個誌願輸精者的精液給一頭黑猩猩人工授精,並使猩猩懷孕成功。後因“文化大革命”爆發,黑猩猩缺乏照料而死去,已經發育3個多月的胎兒才沒有誕生。假如胎兒足月誕生,他(或它)同誌願供給精液者和黑猩猩究竟是什麼關係?他(或它)在心理上應該屬於人還是屬於猩猩?

問題已經不是“紙上談兵”、不是“科學幻想”了,一些人已經在努力“製造”半人半獸動物了。據媒體報道,而今已有猩猩、狒狒等動物“生下”人類嬰兒的實例了。為此,一些國家正製訂法律,一批科學家正在積極要求製訂國際公約,嚴禁將人和獸類的細胞結合和培養,嚴禁將人類胚胎移入獸類體內養育,嚴禁用獸類精子給人類卵子授精。

試管生命

什麼是試管生命呢?為解決不孕夫婦的生育問題,用人工方法讓卵子和精子在人體以外的試管(或培養皿)中受精和發育所出現的生命,俗話就叫“試管生命”,從胚胎學上說,這種生殖叫做體外胚胎發生。

在體外完成人類胚胎和胎兒的全部發育過程,目前還隻是一種設想。盡管在體外培育人的胚胎這一中世紀煉丹術士們的幻想,已由—個名叫彼得魯奇的意大利人實現了,但體外培育的人胚胎僅活了59天。

目前能做到的是,取出人類的精子與卵子,在體外受精並進行早期胚胎發育,待發育幾天後成為胚卵時,將其移植到母體子宮內,再繼續發育直到長成嬰兒。國際上把這種體外胚胎發生的形式叫做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由於當時體外受精是在試管中進行的,所以,由此誕生的嬰兒通常就叫“試管嬰兒”。

在試管內受精必須要有成熟的卵子,一定數量和高質量的精子,以及適宜的受精條件,三者缺一不可。

前麵提到,從卵巢內將卵子取出後,必須在培養箱內培養6~10小時才能進一步成熟,有的不太成熟的卵子要培養24~36小時,甚至要48小時才能更好地成熟。

試管內受精對精子要求的條件也很嚴格。

精子獲能後,要篩選出運動能力強的精子,即選擇那些能從試管底部遊到培養液表麵的精子。

試管內受精與體內自然受精不同。體內受精時,精子經過長途“賽跑”,到達輸卵管壺腹部與卵子相遇時,隻剩下幾百個了,所以射出的精液,精子濃度每毫升要有幾千萬個才行。體外受精則可人為地控製精子的數量,由於精、卵同時放在一個試管內或培養皿內進行受精,卵子與精子距離很近,容易接觸。隻要環境條件適宜,二者結合機會很大。因此,試管內受精時的精子濃度可比體內受精低,一般為每毫升10萬~50萬個精子,也有少到每毫升2萬~5萬個的,但精子的形態和活動必須良好。

試管內受精的第三個條件,是適宜的環境因素。離體精子與卵子的受精、發育等必須在黑暗處進行,切忌過多地暴露在日光或燈光下。

培養箱的溫度一定要保持在37℃的恒溫。箱內氣體要求也很嚴格,一定是含有5%二氧化碳、5%氧氣和90%氮氣的混合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