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考古與發現(2)(1 / 3)

無獨有偶,不久在湖北黃梅的焦墩遺址中發現了用卵石堆砌的龍形圖案,全長446米,其年代與濮陽西水坡的龍虎基本同時;遼寧阜新的查海遺址,除出土玉琢的龍形遺物外,還發現了用大小均勻的紅褐色石塊堆塑的龍形遺跡,全長197米、寬18—2米。它的年代比西水坡龍要早一千餘年。這一發現表明,龍的出現不是仰韶時期,至少應上溯到七千餘年前。

目前在史前時期的遺址中,已出土不少龍的遺物。從中可以看到,玉龍的形態是不一樣的。阜新出土的玉龍,身材較短,它的頭部造型像豬,所以人們稱它為玉豬龍。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和遼寧喀左的東山嘴出土的玉龍身材修長,頭頂有剛鬣,與前者不同。東山嘴遺址是個大型祭祀遺址,這裏出土的雙龍首璜形玉器與其他祭祀物品放在一起,說明龍在紅山文化的居民中擁有特殊的位置。

不過,北方出土的龍均無足,而西水坡的龍是有足的。這種現象給人以這樣一個印象,即古代許多地方的居民都存在對龍的崇拜,但不同地區的居民,他們心目中的龍形象並不是一樣的。這對我們理解很多遺物上出現各不相同的龍紋很有好處。

其實,龍不僅被人崇拜,而且還被人用作國名。商周時期有個小國即稱龍,甲骨文中稱作龍方。在武丁卜辭中,龍方與羌方一樣,與商王室對抗,武丁派婦好前往討伐,獲得勝利。此後,商與龍建立融洽的關係,武丁以後就不見伐龍方的記錄了。同時,商王室對龍也很崇拜。從卜辭中可以看到,把它作為祈祀的對象,向龍卜問是晴是雨並希望順應占卜者之意。

龍還是姓氏名,一直沿用至今。

到了曆史時期,特別是龍與皇權相聯係的封建時期,龍的形象趨於規範。宋代以後,龍與皇權的結合更為緊密,龍處於至尊的地位。這時,對龍的造型也有了統一的要求,即必須達到九似:角似鹿、頭似馬、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明代的《本草綱目》中將“鱗似魚”改為“鱗似鯉”,又增加了“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又說“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不僅如此,畫龍時還要注意五忌:頭忌低、嘴忌合、眼忌閉、頸忌胖、身忌短。這樣一來,龍的造型與史前時期的龍相去甚遠,可謂神性十足了。

所有這一切,說明在不同時期,人們按自已的需要而對龍的形象注入新的內容。但它在幾千年間一直為人們所喜愛,達到經久不衰的程度。這樣一種非常特殊的現象,如何理解,是值得繼續探索的。

六千年前的古村落——半坡

關中渭水流域,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原始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我們的祖先,早在數千年前,就在這裏創造了優秀的文化,並為後世承繼並發展,使這條黃河的主要支流成為了中原文明的主要源頭之一。

關中地區,是一個東西狹長的盆地。這一地區的曆史,根據文獻記載,隻能追溯到西周早期或再早一些的古史傳說時期。在此之前的曆史,在考古工作開展之前是一片空白。中國考古學界選擇這一地區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的時間最早、投入工作量也最大。經過幾十年的工作,發現關中地區的先民在選擇居住地有一定的規律:在各個河流交會的地方,必有遺址;分布在河流兩岸的居址,又往往是對稱的。可見當時的人十分注重擇地而居以順應自然條件。

半坡遺址就是位於這樣的地理環境中。遺址離西安城6公裏遠,附近河渠縱橫、阡陌相連,直至今天,都是西安近郊最為富庶的地區。這個6000年前古村落的發現,讓我們看到了一幅遠古時代的富饒圖景。

這個遺址是在1953年春天由當時的西北文物清理隊發現的。這一年的秋天,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屬的陝西省調查發掘團來這裏作進一步的調查。由於遺址的文化堆積十分豐富,文化麵貌上也獨具特點,因此引起了研究者和國家文物部門的興趣,決定從次年開始進行正式的發掘工作。

整個遺址麵積約有五萬平方米。從1954年到1957年間,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學家組織進行了工作,前後一共五次發掘,發掘的麵積達到了一萬平方米。先後參加工作的人員將近200人。在當時,這是第一個大規模揭露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為複原渭河流域原始社會的社會生活提供了寶貴的資料。1957年發掘完畢後,就在原地建立了中國第一座遺址博物館——半坡博物館。半坡遺址因其特殊的意義被國家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半坡村的範圍,從平麵上看,是一個南北較長、東西較短的不規則圓形。村落的西麵已經被破壞,但是根據遺留物,還是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這個村落的整體麵貌。房屋、窖穴、家畜圈欄和小孩子的甕棺葬群,大多集中分布在村子的中心位置,占地三萬平方米左右。居住區可以分為兩大片,每一片裏有一座大房子,周圍是小的居住遺跡。兩片之間以一條深15米、寬2米的小溝作為間隔。居住區周圍,還圍繞著一條更大型的防衛溝,深達5—6米,寬近6—8米。居住區內被分隔的兩片房子,可能分別屬於一個村落內的兩個次一等的社會集團,每一個集團都有一座大房子來作為群團首領的住所或是集團成員的聚會場所。小孩子盛行甕棺葬,並把這種收斂小孩子屍骨的罐子埋在房屋周圍的地方,一般還會在罐子的底部鑿一小孔,作為靈魂的出入口。僅有個別的小孩(3例)和大人一樣有長方形的墓坑,但是位置仍然在村子的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