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美蘇專美——戰略巡航導彈(1 / 3)

1.昂貴的“包裹投遞員”——巡航導彈

在海灣戰爭中,有兩種導彈聲名遠播,這就是“戰斧”巡航導彈和“愛國者”導彈。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巡航導彈。

巡航導彈舊稱飛航式導彈,是利用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主要以巡航狀態在稠密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

那什麼是巡航狀態呢?簡單來講就是說導彈升空以後,爬升到某個高度以恒定的速度來飛行,這種狀態下最節省燃料。

巡航導彈的根本任務是將高爆炸彈精確投送到某一地點,然後摧毀它。同時,炸彈爆炸時,導彈也會隨之損毀。由於每一枚巡航導彈的成本有數十萬美元,因此通過這種方式投送一個數百千克的包裹代價相當昂貴的。

巡航導彈適應性很強,可以在飛機、軍艦、潛艇和陸地車輛上發射。根據安裝的彈頭不同分為戰略巡航和戰術巡航。

戰略巡航導彈是指攜帶核彈頭具備大規模殺傷性威力的巡航導彈。巡航導彈載彈能力比較低,又采用平行海岸線的飛行軌道,所以無法像彈道導彈那樣可以裝載多彈頭。

目前,美、俄、法三國空軍裝備了戰略巡航導彈。美國有AGM-86B和AGM-29,這兩種導彈均從B-52H轟炸機上發射。俄羅斯擁有AS-15,其可以從圖-95或圖-160轟炸機上發射,此外俄羅斯還在研製新一代巡航導彈Kh-102.法國戰略巡航導彈ASMP是用幻影-2000N戰鬥轟炸機發射的。

美國戰略巡航導彈射程達到2500千米,俄羅斯更高一些,法國隻有300千米。可見,巡航導彈射程並不決定其戰略性質。即使2500千米巡航導彈也不過隻達到了中程彈道導彈的水平。但巡航導彈是用飛機或潛艇攜載,其打擊目標實際距離要加上飛機或潛艇航程,並不低於洲際彈道導彈。比如B-52轟炸機在不加油情況下就有近1萬千米航程了。

戰略巡航導彈比起戰略彈道導彈,最大優勢在於其精確度。彈道導彈命中誤差要比巡航導彈大。而且彈道導彈發射後就收不回來了,缺乏靈活性。巡航導彈大多從潛艇或飛機上發射,潛艇和飛機是可以召回的。

德國在20世紀40年代研製的V-1被認為是第一種巡航導彈。現在世界各國的巡航導彈都是從V-1衍化而來的。美國的巡航導彈發展好幾代,其中尤其以“戰斧”係列最為出名。

2.山姆大叔的手斧——戰斧巡航導彈

美國“戰斧”巡航導彈是美國海軍最先進的全天候、亞音速、多用途巡航導彈,1972年開始研製,1983年裝備部隊。

“戰斧”巡航導彈主要有3個型號:陸基型巡航導彈,如“戰斧”BGM-109G型;空射型巡航導彈,如“戰斧”BGM-109H、I、J、L中程導彈;海基型巡航導彈,如“戰斧”BGM-109E反艦導彈。

但是美國空軍拒絕接受空射型“戰斧”,而陸上發射型主要為戰略巡航導彈,安裝核彈頭,按照《中導條約》的規定,美國銷毀了這種型號的“戰斧”。所以現在“戰斧”的赫赫威名是美國海軍裝備的海基型打出來的。

在海灣戰爭中,美國第一次使用“戰斧”巡航導彈,取得了驚人的效果。1991年1月17日淩晨2時30分,從美國停泊在海灣的“威斯康星”戰列艦發射的第一枚“戰斧”巡航導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爆炸,美軍代號“沙漠盾牌”的軍事行動隨即展開,海灣戰爭就此爆發。僅第一天美軍就發射了近100枚這種導彈,第一周發射了230枚,其對伊拉克的雷達站、電站、化學工廠等重要目標實施了成功的打擊。

“戰斧”是空戰初始階段用於打擊巴格達市區最嚴密設防的目標僅有的兩種武器之一(另一種是F-117A隱形戰鬥轟炸機),也是整個空戰中能夠在白天攻擊巴格達的僅有的一種武器。海灣戰爭使“戰斧”巡航導彈一舉成名,它被譽為海灣戰爭“八大明星”之首。

巡航導彈的特點就是其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確度。關於巡航導彈的常見說法是:“它可以飛行約1609千米並且擊中一個車庫”。巡航導彈還能非常有效地躲避敵方的探測,因為它們的飛行高度距地麵非常低(在大多數雷達係統的視野之外)。

“戰斧”導彈命中精度極高,在攻擊伊拉克司令部大樓的戰鬥中,兩枚“戰斧”從大樓頂部的通風管道鑽進去爆炸。為了躲避雷達,“戰斧”在陸地上的飛行高度在15~150米,在海上的飛行高度僅有8米,命中誤差不超過10米。這樣精確的打擊力來自先進的導航係統。

“戰斧”采用了複合導航係統,這套係統由GPS製導 慣性製導 數字地形匹配製導組成。導彈由GPS接收機定時發送位置修正信號,糾正慣性導航係統的漂移,並配以精確的數字地形模型,使導彈能以相當低的高度掠地飛行,避開敵方雷達的搜索。

3.AGM-129先進巡航導彈

在美國的“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威懾力量中,空基力量就是B-52轟炸機搭載的AGM-129戰略巡航導彈。這種先進巡航導彈是通用動力公司推出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