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美蘇專美——戰略巡航導彈(2 / 3)

AGM-129戰略巡航導彈是美國戰略空軍裝備的第一種隱身戰略空射巡航導彈,屬於第四代戰略空地導彈,裝備在空中巨無霸B-52戰略轟炸機上。

AGM-129導彈能夠有效躲避雷達和地麵防空體係,在任何地形條件下摧毀敵方堅固的地麵工事,射程達到3000千米。但是這種先進的導彈生不逢時,由於冷戰的結束,其沒有用武之地,1992年美軍決定暫停生產。AGM-129一共隻生產了460枚,遠沒有“戰斧”的赫赫威名。

AGM-129別稱為“阿克姆”,其采用獨特的隱身氣動外形布局,采用外表光滑的扁平彈體、尖楔頭部和扁平尖楔尾部,一對折疊式前掠平板彈翼位於彈體中部上方,一對折疊式水平尾翼位於彈體尾部兩側,1個折疊式垂直尾翼位於彈體尾部下方,彈體和翼麵均采用可以吸收雷達波的複合材料和塗料製成。

一枚AGM-129雷達反射麵隻有0.01平方米,隻有“戰斧”的十分之一不到,比一隻海鷗在天空的反射麵還小。

先進巡航導彈采用的發動機為威廉斯公司的F107-WR-100渦扇發動機,其推力大,隱身性好,不易被對方雷達探測發現。同時本身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好,以高亞音速飛行,能靈活選擇並攻擊目標。

為了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導彈采用了慣性導航和激光雷達製導雙重方式,還搭載了最先進的彈載計算機。通過采取這些措施,導彈的命中精度達到了16米。但是相比“戰斧”和原來要被取代的AGM-86都略有不如,“戰斧”隻有9米,AGM-86(改進型)也不過10米。

AGM-129的激光雷達對天氣、雲層、灰塵等戰場環境要求很高,它的成本也十分昂貴。因此美軍逐步減少了對這種導彈的采購。現今美國麵對的主要是常規戰場,主要實施的是精確打擊。而AGM-129主要裝備核彈頭,在現代的國際大環境下,沒有用武之地,改裝常規彈頭成本又太大,技術上還有難度,所以至今美軍也沒有恢複生產或改進的計劃,2007年美國更是宣布封存全部的AGM-129.

4.北極熊的珍寶——俄羅斯的戰略巡航導彈

在美蘇冷戰期間,雙方不斷進行核軍備競賽。在這其中,戰略巡航導彈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隻是直到前蘇聯解體,其戰略巡航導彈還沒有研製成功。

但是,繼承了前蘇聯軍事遺產的俄羅斯在21世紀初研製出了打破美國壟斷的遠程巡航導彈——KH555.KH-555也是彩虹設計局的拳頭產品。

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AGM-86“空射巡航導彈”和前蘇聯KH-55(北約國家稱為AS-15“肯特”)空射巡航導彈相繼研製成功,並進入兩國空軍服役。

其中,AGM-86是一種全天候多用途戰略空射巡航導彈,主要由B-52H“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攜帶,射程1500~2500千米,圓概率誤差小於100米,戰鬥部可選核彈頭或常規彈頭,能準確打擊並有效摧毀預定目標,但該型導彈的飛行速度低,易被攔截,且無法打擊運動目標。

前蘇聯KH-55也是一種多用途戰略空射巡航導彈,下圖是安裝多極巡航導彈的空射導彈。重型戰略轟炸機攜帶,高亞音速飛行,最大射程2500千米,圓概率偏差小於150米,戰鬥部為一枚2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前蘇聯還研製了增程型KH-55SM導彈,采用了地形匹配製導係統,射程增至3000千米,命中精度也進一步提高。

美國空軍清醒地意識到:KH-55導彈在射程、戰鬥部威力等方麵超過了AGM-86導彈,命中精度也接近AGM-86導彈的水平,因此美方的技術優勢已經越來越小,加之AGM-86因不具備隱身性能,而且飛行速度較低,很容易被未來先進的防空係統探側和攔截。

1982年,美國空軍便著手新一代隱身空射巡航導彈——AGM-129“先進巡航導彈”的研究,通用動力公司在1983年獲得研製合同。幾乎就在同時,前蘇聯方麵也提出了趕超美國的新型空射巡航導彈發展計劃,這就是彩虹設計局主持研製的KH-101導彈,同樣把隱身突防性能作為新型導彈的重要技術指標提出來。於是,前蘇聯和美國又開始了新一輪空射巡航導彈研製的競賽。

在這次軍備競賽中,美國由於擁有較強的科技及經濟實力,因此處於優勢地位,AGM-129順利研製成功了。與美國相比,前蘇聯的KH-101導彈的研製工作則經曆了挫折。前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因為經濟窘迫,根本無力推進眾多的武器研製項目。為了縮短研製時間並節約資金,俄羅斯的軍事科研人員決定在KH-101已開發部分的基礎上改進KH-55導彈,這就是後來的KH-555.

俄羅斯空軍遠程航空兵部隊在2004年11月接收了首批KH-555導彈,用於裝備駐薩拉托夫州恩格斯空軍基地的圖-160和圖-95MS戰略轟炸機。2005年5月進行了實彈試射,取得成功。在2005年8月俄與部分獨聯體國家舉行的“戰鬥友誼2005”聯合軍事演習中,俄羅斯空軍的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再次試射了KH-555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