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
說書人瞧著天色已經不早,說一曲正傳是再無可能,幹脆來一小段的外傳吧。心思到此,他便笑問各位在座的:“神醫飛奕,那可是江湖中響當當的人物,她曾經化名為什麼大家可曾記得?還有宋家公子宋翎初入江湖在外人麵前是如何稱呼她的?
在坐的茶客聞言想了一想最後紛紛搖頭。聽說書的茶客多是聽些故事大概,哪裏記得這些細微末節。
“也料到大家不記得,那本是一個平庸的名字。”說書人笑道:“飛奕曾化名為孟小飛,而實際上,也的的確確有孟小飛這個人,現便說一段孟小飛的外傳來給大家聽聽。”
孟小飛與飛奕宋翎俱是幼時玩伴,隻可惜這女子與那兩人不同,生來便無甚特色,姿色才能以及性格俱是平庸,就連說書人想為她立傳,也排不上正傳。如今說上一小段,權當茶後的一段笑料吧。
說書人醒木一拍:“且聽我細細說來。”
神醫飛奕的出身是極好的——常州知府大人的千金小姐,知府大人清廉,家中雖不至於錦衣玉食,卻也是衣食無憂。其本人又是聰慧無雙,學得一手出神入化的醫術,行走江湖多年,早已闖出一番名堂。孟小飛這女子的故事也發生在常州,隻是境況大不相同。
孟小飛是常州人氏,就年歲來說,孟小飛比神醫飛奕要大兩歲,比宋翎小一歲。常州地靈山秀,文風興盛,其寧南街是主街,繁華至極。轉過寧南街便是幽靜便利的華禹街,那條街上有知府的府邸,也有其他官員商賈的府邸。
孟小飛出生在華禹街西麵的鎮橋巷子裏,那條巷子裏住著的都是平常人家,多是靠經商養家糊口。因為其種類頗多,有吃食也有用的衣飾胭脂,因此附近的人常常會來這裏買些零碎東西。
照看飛奕的嬤嬤也喜愛去巷子裏逛一逛,因此得閑的時候便抱著飛奕去巷子裏玩耍,順便買些零碎東西,偶爾也會帶上宋翎一起過去。後來因為一些緣故,飛奕,宋翎以及孟小飛三個年齡相仿的孩子便熟識了,經常混在一起玩耍。
在那個垂髫年紀,宋翎尚未外出學武,飛奕還沒有學醫踏足江湖,孟小飛也沒有挽著衣袖幫爹娘醃製鹹菜養家糊口。三個孩童去草叢捉蛐蛐,在街上四處瘋跑,倒也開心。
後來,飛奕的娘親病了,再後來,孟小飛須當為家裏擔當了些事情,自是沒有了那般爛漫的時光。
......
賣豆腐人家的女兒可能會成為豆腐西施,賣胭脂人家的女兒也有些便宜的胭脂用,而出生在賣鹹菜人家的女兒則什麼都不是,隻有一身的寒酸氣。
孟小飛的爹娘是老實人,沒甚大本事,隻能靠自家醃製些鹹菜售賣為生,收入微薄,勉強夠讓一家人果腹。家中尚有一個兄長,名喚孟小林,早早便外出學木匠活去了,於是隻有孟小飛能幫襯著爹娘在巷子裏叫賣。
論及孟小飛的平庸,家境不好是一方麵緣故,最主要是她在其他方麵也不爭氣,無甚姿色,不曾有何天賦,自身也非有誌氣的人。
說書人原本是細細說來,可是瞧著時候不早,喝了口茶潤了喉,接下來便不再贅述其中細節。
言歸正傳,為什麼飛奕行走江湖時偶爾會用孟小飛這個名字呢?其實不過是宋翎的一時興起。
那一日,宋翎去曲家瞧看飛奕,兩人便坐下閑聊著這一年未見的日子和稀奇事。宋翎忽然笑道,過些日子他興許也會出去闖蕩,到時候會去尋她。
曲菲便道——如今名聲大了些,飛奕這名平常時候也不便再用,因此常常隻能胡亂說些名字,宋翎隻怕是尋不到她的。
宋翎建議她再選個別名用用,這樣既方便他出去尋找她,也不至於當麵讓叫錯名字的事情發生。
飛奕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便問宋翎取什麼名字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