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船隊及時雨——輔助戰鬥艦艇(1 / 1)

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當然,艦艇也需要有得力的助手來協助它更好地完成各項任務。

輔助戰鬥艦艇又稱勤務艦艇,主要用於戰鬥保障、技術保障和後勤保障。

1.航行補給艦船

航行補給艦船,是一種用於對航行中的艦艇進行海上補給的勤務艦船,又稱海上補給船。它可以分為綜合補給船和功能單一的油船、水船、彈藥船、軍需補給船、潛艇供應船等。航行補給艦船的排水量為數千噸至數萬噸,續航力數千千米至一萬千米以上,自給力90晝夜以上。它對航行中的艦船實施海上補給的方法,有橫向和縱向航行補給以及用艦載直升機進行垂直補給三種,當然,被補給艦船須有相應的接收設備。航行補給艦船的主要作用就是,它能使艦艇減少對固定基地的依賴性,增大作戰半徑和機動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些國家利用運輸船舶改裝或專門建造了一些航行補給船。到20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能在航行中同時補給油、水、彈藥、食品和其他物資的綜合補給船;還出現了快速支援艦、導彈支援艦;有的航行補給船還具有夜間航行補給能力以及修理、醫療等保障能力。

2.醫院船

醫院船是一種具有以治療戰傷外科為主的分科醫院設備和技術力量的非武裝勤務船。醫院船主要用於在海洋上對傷病員進行早期或專科治療。其滿載排水量一般為一萬噸左右,且自給力較強。該船擁有專科救治的設備,良好的生活設施,以及多種救生設備和器材。通常在舷梯、起吊裝置和停機坪附近設有檢傷分類部,船中部設手術室、X光室、檢驗室、抗休克室和繃帶交換室等。船尾設傳染病房和太平間,並有獨立的通風和汙物處置係統。按1949年《改善海上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及遇船難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規定,醫院船殼體的水線以上塗有白色,並且兩舷和甲板標有紅十字(或紅新月或紅獅與日),懸掛本國國旗和白底紅十字旗的船艦,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受攻擊和捕拿。船上的所有工作人員持有國際上規定的身份證,並佩帶特製的臂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的醫務船僅用來護送傷病員。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正規的醫院船,在海上衛生勤務保障方麵起到了重要作用。

3.防險救生船

防險救生船是一種用於援救失事艦艇、飛機和落水人員,打撈沉沒艦艇和進行其他潛水作業的海軍勤務艦船。它包括有打撈救生船、救生船、潛水工作船、救助工作船、救助拖船、快速救生艇和消防船等。防險救生船主要作業內容有:為失事潛艇的艇員提供生存保障,對其實施救援,使其脫險,為潛艇創造起浮條件,打撈沉沒潛艇;對失事水麵艦船實施脫淺離礁、滅火、堵漏排水和拖帶,打撈沉沒艦船;提供潛水勤務保障和海上科學試驗的打撈救生保障等。打撈救生船滿載排水量為數千噸至1萬餘噸,抗風力10~12級,自給力約30晝夜。救生船滿載排水量1000~2500噸,抗風力8~10級,自給力約20晝夜。潛水工作船主要用於潛水作業,因此,噸位較小。救助工作船也稱救助駁船,主要在拖船配合下,對失事艦艇進行援助。救助拖船主要用於救助拖帶,快速救生艇主要用於海上救生,消防船用於對艦船、港口滅火。各種救生船根據其任務需要,分別裝備有:空氣潛水裝具、氦氧深潛裝具和潛水鍾、援救失事潛艇艇員的救生鍾、滅火高壓水炮和滅火劑,供潛水員水麵減壓和治療潛水疾病的減壓艙、水下切割和焊接設備等。發展到現在,救生船還裝備有援救失事潛艇艇員的深潛救生艇、深潛器、救生直升機、飽和潛水設備和定位、搜索、通信設備等。

另外,輔助戰鬥艦艇還包括試驗船、維修供應艦船、偵察船和通信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