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浙江產業集群主要針對國內市場特別是“三北”市場和廣大農村市場銷售產品。90年代中期特別是2001年中國入世以來,浙江產業集群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據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於2005年4-12月進行大規模調查後發布的《浙江省塊狀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04年浙江產值超10億元的285個產業集群的出口交貨值合計為2901億元,占當年浙江省出口總額的46.10%。這285個產值超10億元的產業集群中,有出口實績的229個,出口交貨值占總產值比重在10%~30%之間的110個,在30%~50%之間的68個,超過50%的44個。浙江產業集群出口貿易的迅猛增長已成為入世後浙江外貿出口飛速增長和出口依存度大幅提高的強勁推動力。相比之下,在浙江產業集群發展處於萌芽草創階段的改革開放至80年代末,浙江外貿出口規模較小,出口依存度一直在10%以下徘徊;隨著90年代浙江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和集群優勢的逐步發揮,整個90年代浙江的出口依存度一直維持在10%~30%之間;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浙江產業集群的外貿出口進入迅猛增長期,帶動浙江出口依存度平均每年保持5個百分點的增長速度;到2005年,浙江省出口依存度達到46.83%。

其次,從出口貿易方式來看,浙江外貿出口迅猛增長主要是由一般貿易的增長推動。自有統計資料公布的1992年以來,浙江省一般貿易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一直維持在70%~85%之間,這與浙江產業集群的出口貿易方式具有高度相關性。由於浙江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消費品生產領域,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易形成地域性配套分工協作,故一般貿易出口是浙江產業集群的主要出口貿易方式,來料加工裝配、進料加工等出口貿易方式所占比重很小。

再次,從商品結構來看,據《浙江省塊狀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浙江的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電氣、通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等產值超千億元的五大行業,這五大行業產業集群的總產值達8472億元,占億元以上產業集群總產值15826億元的比重為53.53%。從產業集群單體出口交貨值來看,出口超50億元的產業集群為義烏小商品(186億元)、紹興紡織(121億元)、平湖服裝(100億元)、臨海禮品休閑用品(97億元)、永康五金(84億元)、慈溪家電(83億元)、杭州(濱江)通信設備(67億元)、鄞州服裝(63億元)、蕭山羽絨(61億元)、嵊州領帶(60億元)、餘姚家電(50億元)。因此,紡織、服裝、機電等產品既是浙江產業集群生產的主要產品,也是浙江產業集群出口的主打產品。另一方麵,從浙江省出口的主要商品來看,2000年以來,浙江出口居前三位的商品分別為:(1)機電產品;(2)服裝及衣著附件;(3)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這三種主要商品出口占浙江出口總額的比重維持在65%~75%之間。

浙江以一般貿易為主及以機電、服裝、紡織等為主要出口商品的外貿出口模式,顯示出與浙江產業集群的發展具有高度相關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浙江產業集群的出口貿易發展決定了浙江經濟的出口貿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