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衣衫不整、神色憔悴的中年男人,走在那片異鄉的土地上,很容易引起人的懷疑。怕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王陽明還是揀山中偏僻的路走。不知走出了多少裏路,王陽明就來到了一座深山裏。但見那裏奇峰峭壁,林木蔭蔭,山花燦爛,鳥聲如織,卻是滿山寂無人跡。王陽明不知道,他已經從錢塘江一路漂泊來到了福建的武夷山中。
位於江西與福建交界處的武夷山,不但以九曲溪、天遊峰等名勝聞名天下,還是一座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他們在這裏興建宮觀,潛心默修。曆代以來,這裏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武夷山還是儒家倡道講學之地。王陽明誤打誤撞來到這裏,也合是緣分至此吧。
莽裏莽撞地急急奔行在武夷山中,王陽明是又急又怕,走得跌跌撞撞。那天,眼看著天色已晚,王陽明也在不覺間來到山中一座寺廟麵前,他決定叩門投宿。敲了好半天,才有一位道士懶洋洋來開門,見王陽明滿身羈旅塵土站在門外要求住宿,那道士竟然一口回絕了:“寺小香火稀,平時客少,不備客房,恕不相留。”見王陽明依舊站著不動,那道士不由得伸手往遠處指了指,“前麵有座古廟,先生可到那裏棲身。”
順著道士的指引,王陽明果真找到了一處古廟。那是一座已經瀕臨倒塌的舊廟,廟門已破舊不堪,院中早已被荒草淹沒,多少年未有人跡的樣子了。王陽明卻顧不得這些,他太累,太需要一個地方好好歇息一下。就靠著破廟裏的香案,和衣倒下,不一會兒就沉沉地入了夢鄉……
“好哇!原來你在這裏,讓我們好找!”恍惚間睡得正香,卻見那兩個黑衣殺手手提利劍大步邁進廟門來。這一驚可非同小可,把王陽明一下子驚醒了。他們到底還是追來了。欲起身逃離,手腳卻似是被人綁住了一樣,半點動彈不得,王陽明隻得眼睜睜地看著那兩人走近……
那隻吊睛白額大虎,就是在那個節骨眼兒上從斜刺裏衝出來的,一陣陰風伴著一陣虎嘯,把那兩個黑衣人嚇得轉身飛逃而去。那老虎也不追趕,到王陽明麵前繞了兩圈兒,又嗅了嗅,長嘯兩聲,轉身慢悠悠出了廟門,消失在門外的森林中了。
此刻的王陽明一是太累,二是此情此景已讓他早已把生死看破,一個人連死都不怕了,還怕什麼殺手老虎?索性動也不動,一覺睡到大天亮。
“喂,客官,醒醒……”王陽明是被人叫醒的,他睜開眼睛,卻見昨天趕他出門的那位道士正滿臉疑惑又滿麵討好地蹲在他麵前望著他,“先生,您昨天晚上可曾聽到什麼動靜了?”“好像有人來,也好像有虎嘯。”王陽明淡淡地答道。“那老虎卻不曾傷到您?”“我不惹它,它卻為何傷我?”“先生,您定是一位高人,請隨貧道到寺中一敘。”那道士的態度比之前一日,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滿臉堆笑,不由王陽明分說,拉起王陽明就走。
原來,那道士夜裏也聽到了虎嘯。那不是王陽明的夢。至於那兩個黑衣殺手,自然不可能從錢塘追到福建來,那倒真的是一個夢。人在極度的疲累中,真真假假,往往分不清夢境與現實,所以接下來那老虎出場,王陽明索性也沒去理會。他不知道,那一夜,他在睡夢中虎口脫險。那古廟,原是一處虎穴,道士明知此是一處喪命之所,卻還是把王陽明指引到那裏投宿,原也就沒安什麼好心。夜裏聽到虎嘯聲,大清早他急急前來原是準備替王陽明收屍的,順便看看他可有什麼財物可收。道家清修之地,也難保沒有那惡人、壞人,可他卻看到王陽明好端端地睡在那裏。一夜飽睡,王陽明精神氣色都好了許多,竟像個無事人一般鎮定。那道士不由得心下大驚,料定王陽明非凡人,定有神明護體,就生拉硬拽把他拉到寺中來,又是好飯又是好茶,殷勤相待。
王陽明吃飽喝足,謝過道士,起身就要往外去,忽聽得背後一聲洪鍾似的聲音揚起:“先生且留步,可否留下一敘?”這人生地不熟的深山古寺,王陽明一無故交,二無熟人,是誰要他留步一敘?王陽明回頭看時,但見一位白發長髯、一派道風仙骨的老道士從裏麵緩緩走出來。“先生可還記得我?”王陽明聽那聲音,似曾相識,再看那麵容,也似乎在哪裏見過,不由愣在那裏。
見王陽明依舊迷糊,那老道士已三步並作兩步走到他麵前,從袖中掏出一卷紙,紙上寫著一首詩,王陽明接過詩,低頭吟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