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龍場悟道(4)(1 / 3)

正僵持不下時,大門外忽然響起一陣滾雷般的吼聲,隨後有七八個苗族百姓手舉鋤頭鐮刀“嗷嗷”怪叫著衝了進來。是王陽明的一個仆從,悄悄去寨子裏搬來了救兵。此時的王陽明,在當地苗人的心中就是神一樣的人物,他們哪裏能容得了外人來羞辱他們的先生。見幾個官差將王陽明圍在中間,那幾個苗人早就紅了眼睛,衝上來就要砍,卻被王陽明急急喝住了。他知道,那些人使起蠻力來,當真會要了這幾個官差的命。

再看這幾個片刻前還氣勢洶洶的官差,早已被眼前陣勢嚇傻了,趁著王陽明在勸說眾人的工夫,抓緊時間溜了。當然,喪家狗還要搖搖尾巴強耍下威風,臨行,他們給王陽明扔下一句話:“這事不算完!”

眼看著那一行人騎上馬揚起一陣煙塵下了山,王陽明這才回頭來向這些勇敢又正直的苗家人表示感謝。同時,他心裏也湧起一陣不安。是的,他們說得沒錯,思州守不會善罷甘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王陽明堂堂正正做人,從沒做錯過什麼,怕什麼!如此一想,心下又坦然了。

那幾日,卻忙壞了寨子裏的苗人百姓們,怕外人再來傷害陽明先生,他們日夜輪流在龍場驛周圍,為王陽明站崗放哨。王陽明百般勸說都不回去。

王陽明猜想得不錯,幾位沒占得便宜的官差回去向思州守添油加醋那麼一說,思州守果然勃然大怒:在他的地盤上公然反抗、羞辱他的人,簡直是不想活了。但這思州守也不是莽撞之人,他深知惹怒當地苗民的後果,倒不如趁機把這個難題交給貴州按察使司。

按察使司是主管一省刑獄的衙門,思州守明顯是把這件事情的性質給定得嚴重了,他想讓按察使司去抓人。若再遇上個思州守這樣的小人官吏,王陽明說不定真就被抓起來了。可接手這件事的按察副使毛應奎卻是個難得的正派人,王陽明父子的事,他早有耳聞,心下對他們充滿敬意。這次事件的始末他雖不清楚,但以他對王陽明的了解,知他定是受人陷害。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這思州守有劉瑾為他撐腰,當然也不能得罪。毛應奎索性來個折中主義,他倒不如派人去龍場驛,讓王陽明去給思州守道個歉,回頭他再向思州守替王陽明說個情,這事也就這麼過去算了。

不幾天,王陽明果真在龍場驛見到了毛應奎派去的一位書辦,此書辦四十多歲年紀,倒是挺和氣。他委婉地向王陽明表達了他們毛憲副的意思:不管思州守手下如何,王陽明的人拿東西欲向官差行凶這事也說不過去,給思州守上門道個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算了。

王陽明就是這麼個硬脾氣,寧折不彎,他隻向自己心中的理服,卻不會向權勢無端低頭。他一個小小的驛丞,雖官小位卑,但並沒有犯什麼錯,要他去給思州守跪拜認錯,萬無道理。但他也明白這毛憲副是真心實意在保護他,那份麵子不能不給。王陽明便答應寫一封信給思州守,向他解釋。書辦聞聽此言,也不再多說什麼,便由著王陽明去了。

王陽明的書信不幾日就抵達了思州守的案頭,在信中,王陽明一方麵委婉地向思州守解釋道:自己對朝廷一直忠心耿耿,一輩子隻認忠信禮義,現在並無過錯,萬無道理向他思州守行跪拜之禮,認錯道歉;如果認了這個錯,倒是置忠信禮義於不顧了。另一方麵,王陽明也綿裏藏針地向思州守表示:他一個被貶之人,在這毒瘴蟲蛇遍布之地也早已生活得不耐煩了,你思州守如果真想要我的命,也不必這樣大張旗鼓、興師動眾地來,反而壞了你為官的名聲。被瘴氣熏死,被蟲蛇咬死,隨便一個理由就能交代過去。言下之意很明白:我王陽明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隨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