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國家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翻然悔悟,奮發圖強,做個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麵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表現了他對國家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誌。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誌士,屈原愛國家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高尚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
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
“趣聞軼事”
紀念屈原的傳統風俗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家家都要吃粽子,南方則流行著龍舟競渡的遊戲,文學家們還提倡把端午這個節日改為“詩人節”。
這一切都與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有關,上述是自古就遺留下來的傳統風俗,都是後人懷念屈原的表示。
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據說在東漢時候就已開始了。南北朝時寫的《續齊諧記》裏說,這本是楚人對屈原的一種紀念方式,原來用竹筒盛米投水祭祀屈原。後來,據說東漢有個人叫歐回的,做了一個夢,夢見屈原對他說,每年投放給他的筒米都被蛟龍偷吃,假如能用粽葉包上米,再以五色絲線捆上,投入水中,蛟龍就吃不著了,因為它們最怕五色絲線。此後便開始用這種方法祭祀屈原,而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的風俗也就由此相傳下來。
人們對屈原的追懷,還表現在為他修築墳墓和祠堂上。據說屈原死後,汨羅江一帶的人民,為了永久紀念他,在屈原經常吟詠的玉笥山上,修建了他的衣冠塚。為了防止秦兵和奸臣們的破壞,屈原塚一共造了十二座。每一座墳前都有“三閭大夫墓”的石碑,使那些打算破壞的人混淆莫測。後人在屈原故裏還修了屈子祠。有一幢金碧輝煌的大廟,還有十三幅追溯屈原生平事跡的素色泥雕圖像。
屈原愛國愛民的一生,對後人影響很大,尤其是他那些充滿熾熱情感的詩篇,對後世影響更大。我國後代許多傑出詩人都曾從屈原的詩賦中汲取營養。他們對屈原十分景仰,唐朝大詩人李白曾讚賞說“屈平詞賦懸日月”,杜甫則稱許屈原“風流儒雅亦吾師”。從18世紀開始,屈原的詩就已翻譯到國外,如今在德國、法國、英國、美國、意大利、日本、俄羅斯等國,皆有屈原詩賦的譯本。1953年,屈原被選為世界文化名人,為各國人民所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