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魯迅(2 / 3)

“成名作的誕生”

向封建製度宣戰

魯迅回國後,在故鄉紹興和杭州兩級師範任教,由於一時看不到中國社會的出路,魯迅也曾懷疑過自己,懷疑過中國和中國的國民,他陷入了深深的沉默與探索之中,這時,一場反映曆史要求的思想解放運動正悄悄到來。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改為《新青年》,在北京出版。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不久,陳獨秀又發表了《文學革命論》,矛頭直指文言文和舊文學。

這一年底,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它給人們指出了爭取解放的道路,這時,錢玄同鼓動魯迅參加《新青年》的戰鬥。經過思想鬥爭,魯迅增強了摧毀舊世界的信心。

1918年5月,他終於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這個“第一”,對他個人來說是“第一”,對整個中國新文學,特別是白話小說,也是個“第一”,所以它的意義非常重大,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這著作有兩方麵的起因。間接起因,是魯迅對中國封建社會長期的思考的結果;直接起因,卻是由魯迅的一個表兄弟所引起的。1916年10月,一個在山西的表兄弟,突然精神失常,說有同事要謀害他,逃到北京來躲避,魯迅帶他去醫院,車上見站崗的巡警,表兄弟突然大驚,麵無人色……可能魯迅認為這樣一個生活素材,便於反映對中國社會的認識,所以就創造了一個“狂人”形象。

《狂人日記》是一篇對封建主義充滿正氣和勇敢的宣戰書,它借助雙關的語言和白描、象征、比喻等手法,細致描繪“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狀態:神經過敏、多疑多慮、思想跳躍,把狂人內心的特有感受和對社會生活的深刻揭露巧妙地結合起來,使人既受到警示,又覺得合情合理。

作品中,趙貴翁之流的壓迫者在吃人,被壓迫者也在幫助吃人;那些窮人被債主逼死的,妻子被壞人強占的,都在幫助封建勢力,在對付“狂人”,“狂人”處於完全孤立無援的境地,這深刻地反映了舊民主主義革命先驅和廣大群眾之間的隔膜有多深,又多麼使人痛心!

魯迅在《狂人日記》取得巨大成功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連續又寫了《孔乙己》、《藥》、《明天》等一係列短篇小說,其中心主題都是禮教吃人,封建文化吃人,封建社會吃人,嚴厲批判了幾千年封建製度所帶給中國社會的深重災難。陳獨秀就說過,對魯迅的小說,他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

在小說《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在長期封建教育的影響下,他養成了好吃懶做和自視高人一等的封建思想,他已淪為竊賊,卻還信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教條,始終不肯脫掉他那件又髒又破的長衫。

小說以魯鎮的鹹亨酒店為背景,勾畫出壁壘森嚴的階級差別,腐朽的勢利眼和爾虞我詐的行徑,真實地反映出封建社會人與人關係的特征,為孔乙己悲劇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環境。

作品安排孔乙己的悲慘命運,是由丁舉人造成的,這是很有深意的。打斷了腿,就是致孔乙己於死地,他再也無法掙紮圖存了。劊子手是丁舉人而不是其他人,這是封建文化、封建教育製度下的另一個代表人物。在這種製度下,爬不上去,就活該倒黴;爬上去的,就作威作福,可以隨便致別人於死地。這是對封建製度多麼有力地揭露!

《藥》描寫了兩條故事線索:一條暗線是革命者夏瑜的英勇犧牲,一條明線是小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了醫治兒子的癆病,所表現的愚昧無知,並通過“藥”——人血饅頭而聯結起來。

《藥》不把革命者放在主要的正麵描寫的地位,而是放在幕後,是有深刻用意的。這是為了指明,在當時群眾還沒有覺醒的情況下,革命者的血,流得多麼慘淡;而把不覺悟的群眾放在舞台中心,則說明魯迅的重點仍在寫出封建思想對人民的毒害。這也有啟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