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郭沫若(3 / 3)

《屈原》的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期,秦國為吞並六國,派出丞相張儀出使楚國,企圖勾結南後給楚懷王施加影響,破壞楚國“聯齊抗秦”的政策,三閭大夫屈原識破其陰謀,據理力爭,張儀、南後設計誣陷屈原,說他調戲南後,並攛掇楚懷王害他。

屈原不僅受辱,被當做“瘋子”,而且被罷官、囚禁,屈原雖勢孤力單,但不顧個人安危,堅持真理,大義凜然。

在這場鬥爭中,屈原原先的學生宋玉貪生怕死,屈節投降,投靠南後一夥,而屈原另一女弟子嬋娟,卻見義勇為,因此也受迫害。在一名有正義感的衛士的搭救下,逃出了東皇太乙廟,但不幸誤飲了南後派人送給屈原的毒酒,嬋娟以能代替屈原而死,含笑倒在先生的腳下。

屈原懷著極其悲痛的心情,為她吟誦《橘頌》,舉行了莊嚴的火葬禮,然後在那位衛士的幫助和指引下,出走漢北,決心為抵禦強暴,保衛楚國而繼續鬥爭。

劇本演出後,場場爆滿,並且幾個劇團同時公演,還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阻撓和幹涉,這正好說明作品切中時弊、改造社會的力量。

@@“趣聞軼事”

center婚事

郭沫若早在上中學時期,就由家庭包辦結了婚,女方叫張瓊華,年長郭沫若兩歲。舉行儀式時,吹吹打打的熱鬧場麵,恰恰同沫若那昏昏蒙蒙的痛苦內心形成鮮明對比。賓客散後,他也不進洞房,而手拿一本《莊子》在廂房裏度過了花燭夜。

第二天“回門”,郭沫若又是靠一部古版《文選》消磨了時光。一直到第五天,才算結束了這場“結婚受難記”。不過終究還是“自行破壞”了“童貞”,他感到說不出的痛苦,便幹脆乘船回成都府中學堂去了。

他們雖然是公開了,但按照傳統規矩,張瓊華隻好獨守“洞房”,過著“囚禁”般的生活,而郭沫若忙於自己的學業、事業,再也顧不上她,心裏真有說不出的苦衷。他說:“我的一生,如果有應該懺悔的事,這要算是最重大的一件。”

1916年8月初,郭沫若在日本一家醫院,為一位剛去世的朋友料理後事時,與日本姑娘佐藤富子邂逅相遇,她是那樣富有同情心,聽說郭沫若的友人死了,頓時流了許多眼淚,並說了不少安慰他的話。郭沫若望著姑娘嫻淑的身姿,聽著那多情的話語,頓時化做了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從此,他們鴻雁傳書,一周之中兩人要通三四封信。

郭沫若為她另取一個名字,叫安娜。“安娜啊!安娜!”郭沫若一次又一次地呼喚著這個名字。他的第一封求愛信是這樣的:“當我在醫院第一次見到你,你仿佛聖母馬利亞來到了我的麵前。你青春煥發,眼睛傳神,嘴像櫻桃般地紅妍……那一次同你的談話,啊!永遠在我心中盤旋。如今,我離別故鄉已兩年,你可知我身居他鄉的寂寞饑寒……”

後來,郭沫若又為佐藤寫下了一首情詩:

我把你這張愛嘴,

比做一個酒杯,

喝不盡的葡萄美酒,

會使我時常沉醉。

我把你這對乳頭,

比做兩座墳墓。

我們睡在墓中,

血液化做甘露。

有情人終成眷屬,就在這一年年底,郭沫若專程去東京接安娜來岡山同居,由於生計所迫,郭沫若開始靠寫詩賣文支撐生活,而這又恰恰成了他後來踏入文壇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