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弄潮兒
茅盾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蝕》,以及《幻滅》、《動搖》、《追求》三個連續性的中篇,反映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從勝利走向失敗的部分曆史麵貌,揭示了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由向往革命到參加革命後或幻滅、或動搖、或從悲觀中抬起頭來追求未來的曆程。這樣的題材,無疑和茅盾直接參加大革命有關。
1925年5月30日下午,是一個暴風雨將臨的悶熱的下午,也是一場更大的政治風暴將臨的下午。上海的工人、學生集會到南京路參加反帝示威運動。茅盾與孔德沚、瞿秋白的愛人楊之華一起,跟著上海大學生的宣傳隊向前行進。忽然,前麵傳來連續不斷的槍聲,潮水般的人群從前麵退了下來,後來茅盾得知演講隊的幾個人被抓進老閘捕房,憤怒的人群衝了過去,巡捕開了槍,死傷者十多人,這就是著名的“五卅”慘案。
茅盾義憤填膺,他忘記了身邊的孔德沚和楊之華,邊走邊陷入了沉思。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這幕醜劇,在他腦海裏閃過,他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回到家後,他立即寫下了《五月卅日的下午》這篇散文來記述這一事件,把他的愛憎全部分明地宣泄在紙上。第二天,在黨的領導下,發動了規模更大的,組織得更嚴密的遊行。茅盾、孔德沚、楊之華又都參加了這次活動,他根據自己的見聞,寫了散文《暴風雨》,文中洋溢著革命的戰鬥豪情。
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右派公開破壞國共合作,他們奪去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大樓,宣布開除已經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其中就有惲代英、茅盾等人。共產黨中央為了反擊他們的進攻,隨即指令惲代英、茅盾等籌組成立上海市特別黨部,並被選派參加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期間,惲代英被委派到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茅盾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秘書,並接受毛澤東委托,代理《政治周報》的編務。茅盾在《政治周報》上,一連發表了《國家主義者的“左派”與“右派”》、《國家主義——帝國主義最新的工具》、《國家主義與假革命、不革命》,有力地批判了國民黨右派的醜惡嘴臉。
茅盾離開了商務印書館,暫時沒有公開職業了,但他仍很忙,繼續進行革命活動,每天晚上回到家裏,他又潛心於希臘、北歐的神話及中國神話、中國古典詩詞等的研究,顯示出他作為一個文藝家的本色。
1926年9月,北伐軍以葉挺獨立團為先遣隊,攻下了武漢三鎮,武漢一時便成為當時革命力量的中心。年底,中共中央派茅盾到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任政治教官。茅盾接到命令,即與孔德沚收拾行李,並決定把兩個孩子沈霞、沈霜留給母親照管,還把一些書籍整理好,寄存在一位朋友家裏。他對朋友說:“也許我以後用不到了,但也許再沒有人來用它們。”此時誰也不知道,一個戰士出征前的慷慨悲涼溢於言表。1927年4月初,黨中央通知茅盾,讓他去編漢口《民國日報》,這張報紙名義上是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的機關報,但實際上是共產黨掌握的一張大型報紙。社長是董必武,茅盾任總主筆。當時任宣傳部長的瞿秋白對茅盾說:“當前報紙要宣傳三個方麵:一、揭露蔣介石反共、分裂陰謀;二、大造工農運動的聲勢;三、鼓舞士氣,作繼續北伐的輿論動員。茅盾為了工作方便,把家搬到了編輯部樓上,他沒日沒夜地忙著。”
一場大的革命風暴過去了,剛剛複蘇的中國大地重新又冰封霜凍,曾經在革命旋渦中搏擊過的茅盾,此刻也看不清革命的具體路線,而陷入迷惘、苦悶的境地。
1927年8月,他回到上海,他覺得從“五卅慘案”到大革命這個動蕩的時代,有很多材料可以寫,於是那三個連續的中篇小說《幻滅》、《動搖》、《追求》就產生了。
他用了兩個星期寫完《幻滅》的前半部,在署名時,他考慮到自己是被蔣介石政府通緝的人,真名如果出現在《小說月報》上,將會給葉聖陶招來麻煩,於是就信手寫了“矛盾”二字,這看似信手拈來,其實卻不盡然:從“五四”以後,茅盾接觸的人和事一天天多起來,他是了解“矛盾”一詞的含義的。1927年上半年在武漢又經曆了更深更廣的生活,不但看到了革命與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隊伍內部的矛盾,尤其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這大變動時代的矛盾,甚至自己在生活上、思想上也有很大的矛盾,因此他就取用了“矛盾”這個筆名。可是後來,《小說月報》主編葉聖陶看了以後說:“這個筆名一看就知道是個假名,不如在‘矛’字上加一個‘草’頭,姓‘茅’的甚多,不會引人注意。”於是“茅盾”就取代了沈雁冰,成為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傑出的名字。
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幻滅》,以1926年5月至1927年8月前後的上海、武漢、南昌等地為背景,描寫了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的情景,反映當時青年人對勝利的關注和喜悅。第二部《動搖》從正麵反映大革命失敗前夕的艱難困苦,揭示了大革命失敗的根源和教訓,閃爍著獨具慧眼的批判光芒。《追求》原來是想寫一群青年知識分子在經曆了大革命失敗、幻滅和動搖之後,又重新點燃希望的火炬,但在寫作過程中,茅盾從孔德沚及舊友那裏聽到愈來愈多的外界消息,看到許多情同手足的革命同誌被殺害,心情十分沉重苦悶,在這種思想情緒的支配下,作品被蒙上一層悲觀的色彩。
《幻滅》在《小說月報》上發表以後,立即引起人們的注意,紛紛猜測這“茅盾”是誰?葉聖陶首先接到徐誌摩的信,問“茅盾”是誰?葉聖陶回信說:“作者不願以其真名示人,我不能告訴你。但茅盾決不是一位新作家,這是可以斷言的,而且不是參加大革命的,就寫不出這樣的作品來。大家隻要用腦子想一想,就會猜到。”有一天,宋雲彬到戲院看戲,碰到徐誌摩。徐誌摩悄聲對宋雲彬說:“聖陶不肯告訴我‘茅盾’是誰,我已經猜中了,茅盾不是沈雁冰是誰?”兩人相視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