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的語言極富獨創性,辛辣的諷刺和雋永的幽默,充滿著機智和睿智,這都顯示了作者錢鍾書獨特的藝術風格。
巔峰之作
center成功的兩要素
錢鍾書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祖父、伯父、生父都主張“詩書傳家久”,特別是生父錢基博敦厚莊重,治學嚴謹,深厚的國學造詣和治學精神,都對錢鍾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錢鍾書性格當中,又表現出了自由開放、獨立不羈的個性,這又合了他伯父的個性。錢鍾書從小跟著他出入於書場茶館,受民族、民間、民俗風氣的熏陶,張揚了自己的個性,這樣他從父親和伯父的優點長處之中取長補短,為踏上文史發展之路打下了堅實的成功基礎。
這說明,一個人想要取得成功,一定要有一個合適的外部環境。如果錢基博不分青紅皂白,非要錢鍾書往工、商或別的什麼道路上發展,那麼錢鍾書究竟會是個什麼樣子,那就很難說了。隻有因勢利導,既不放縱,又不死管才是良策。
錢鍾書的成功還在於他既重視讀書,又不死讀書。讀書可以獲得知識,但知識又必須為我所用,否則書讀得再多,也是死書、死知識,不可能起到創造性的作用。
趣聞軼事
center童心·狂叟
錢鍾書終生治學著書,但在他名士、學者的寬袍之下,蹦跳著不泯的童心,散發著不泯的童趣。
楊絳在《錢鍾書與〈圍城〉》這篇文章裏,寫到了丈夫的許多“癡氣”與“傻氣”——他手舞足蹈地看《福爾摩斯探案集》;他在妻子臉上畫花臉;他往女兒被窩裏藏笤帚疙瘩。他愛看兒童動畫片,看完了,他起個化名寫篇短評,模仿小學生字跡歪歪斜斜寫好信封,扔到郵筒裏。上海《新民晚報》接信莫名其妙:這是哪裏的小孩寫來的?怎麼連個地址也沒寫?稿費寄給誰?成了無頭案。
到了老年,錢鍾書更是成了“狂叟”。英國女王到中國訪問,國宴陪客名單上有他的名字,他竟稱病不去。事後,外交部熟人私下探詢此事時,錢鍾書說:“不是一路人,沒有什麼可說的。”
諾貝爾文學獎作為世界級文學大獎,誰不叩望?錢鍾書就是不買這個賬。有一回他看見法國《世界報》刊文稱:中國有資格榮膺諾貝爾文學獎的,非錢莫屬。錢鍾書立即在《光明日報》上發表筆談,力數“諾獎委”的曆次誤評、錯評和漏評,條條款款有根有據,斷言諾貝爾發明炸藥的危害遠不如諾貝爾文學獎的危害!
更早些時候,該評獎委員的漢學家馬悅然上府拜訪錢鍾書,他一麵以禮相待,一麵尖銳地指出:“作為漢學家,你在外麵都做了什麼工作?巴金的書譯成那樣,欺侮巴金不懂英文是不是?那種爛譯本誰會給獎?中國作品就非得譯成英文才能參加評獎,別的國家都可以用原文參加評獎,有這道理嗎?”“狂”得有理!
李叔同的字
青年時代的蘇曼殊
林語堂的墓園
錢鍾書與夫人楊絳
林語堂夫婦
林語堂妻子廖翠鳳(右)與兩個女兒
蘇曼殊的故居
蘇曼殊的作品
1902年李叔同在上海
1905年李叔同(左)赴日留學前在津與兄李桐岡下圍棋時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