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廠商開發了各種物流安排方案,以提高其滿足顧客需求的能力。一家廠商可以經營兩家倉庫,其中一個指定為主要倉庫,而另一個作為後備的供給來源。主要倉庫是廠商用於輸出其絕大多數產品的地點,以便利用自動化設施、效率及其所處地點的優勢。一旦主要倉庫發生缺貨,就可以利用後援倉庫來保證一定的顧客服務水平。
高水準的存貨可得性需要進行大量的精心策劃,而不僅僅是在銷售量預測的基礎上給各個倉庫分配存貨。在庫存管理中,有ABC庫存策略。包括對存貨實施ABC管理和對客戶實施ABC管理。
可得性的衡量指標。缺貨率是指缺貨發生的概率。將全部產品所發生的缺貨次數彙總起來,就可以反映一個廠商實現其基本服務承諾的狀況。供應比率衡量需求滿足的程度。有時我們不僅要了解需求獲得滿足的次數,而且要了解有多少需求量得到了滿足,而供應比率就是衡量需求量滿足的概率。如一個顧客訂貨50單位的貨物,而隻能得到47個單位,那麼訂貨的供應比率為94%。
(2)物流任務的完成
物流任務的完成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麵來衡量:
①速度。完成周期的速度是指從訂貨起到貨物實際抵達時的這段時間。根據物流係統的設計不同,完成周期所需的時間會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今天高水平的通信和運輸技術條件下,訂貨周期可以短至幾個小時,也可以長達幾個星期。但總的來說,隨著物流效率的提高,完成周期的速度正在不斷地加快。
②一致性。一致性是指廠商麵對眾多的完成周期而能按時遞送的能力,是履行遞送承諾的能力。
一致性是物流作業最基本的問題。廠商履行訂單的速度如果缺乏一致性,並經常發生波動的話,那就會使得客戶摸不著頭腦,在製訂計劃時發生困難。
③靈活性。作業靈活性是指處理異常顧客服務需求的能力。廠商的物流能力直接關係到處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在許多情況下物流優勢的精華就存在於靈活性中。
④故障與修複。故障與修複能力是指廠商有能力預測服務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故障或服務中斷,並有適當的應急計劃來完成恢複任務。因為在物流作業中發生故障是在所難免的,因此故障的修複也很重要。
(3)服務可靠性
物流質量與物流服務可靠性密切相關。物流活動中最基本的質量問題就是如何實現已計劃的可得性及作業完成能力。實現物流質量的關鍵是如何對物流活動進行評價。
4)物流服務存在的問題
目前企業的物流尚存在一些問題,這必將影響企業的競爭優勢。企業在管理物流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服務觀念落後
有些企業對物流不夠重視,隻是把物流服務水平看作是一種銷售手段而不作出明確的規定。在很多企業中,並沒有專門的物流部門,物流隻是在安排生產或銷售計劃時才會考慮。並且由於各個部門之間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使得企業無法從一個係統和全局的高度來看待本企業的物流係統。隨著批發商和零售商要求的升級,這種對待物流的態度將使企業無法應對他們的要求。
(2)不能提供個性化物流服務
許多企業還在用同一物流服務水平對待所有的顧客或商品。這樣對客戶不進行區分的企業將失去很多來自重要客戶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物流服務當作有限的經營資源,在決定分配時,要調查顧客的需求,根據對公司銷售貢獻的大小,將顧客分成不同層次,按顧客的不同層次,決定不同的服務方式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