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是世界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他們雖然講究法製,但是一般紀律性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準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有所準備。法國人自尊心強,偏愛本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
二、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義相同。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手表、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與自己的著裝一致、協調。
三、餐飲禮儀
作為舉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法國人十分講究飲食。在西餐中,法國菜可以說是最講究的。法國人愛吃麵食,麵包的種類很多。他們大都愛吃奶酪。在肉食方麵,他們愛吃牛肉、豬肉、雞肉、魚子醬、鵝肝,不吃肥肉、寵物、鵝肝之外的動物內髒、無鱗魚和帶刺骨的魚。法國人用餐時,兩手允許放在餐桌上,但卻不許將兩肘支在桌子上。在正式的宴會上,法國有“交談重於一切”之說,正式宴會上隻吃不談是不禮貌的。
因為法國盛產葡萄酒,法國人也特別善飲,他們幾乎餐餐必喝酒,而且在餐桌上講究以不同品種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他們的常規做法是:餐前要喝開胃酒,吃魚要喝白葡萄酒,吃肉要喝紅葡萄酒,餐後喝利口酒或白蘭地。除酒水之外,法國人平時還愛喝咖啡。
四、習俗禁忌
法國的國花是鳶尾花。國石是珍珠。國鳥是公雞,他們認為公雞是勇敢、頑強的直接化身。仙鶴被視為淫婦的象征,孔雀被視為禍鳥,大象象征著笨漢,它們都是法國人反感的動物。法國人大多喜愛藍色、白色與紅色,他們所忌諱的色彩主要是黃色與墨綠色。法國人所忌諱的數字是“13”“666”與“星期五”。
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對禮物十分看重,但又有特別的講究,宜選具有藝術品位和紀念意義的物品,不宜選刀、劍、剪、餐具,或是帶有明顯的廣告標誌的物品。菊花、牡丹、玫瑰、杜鵑、水仙、金盞花和紙花,一般不宜隨意送給法國人。男士向關係一般的女士贈送香水,也是不合適的。在接受禮品時,不當著送禮者的麵打開包裝是一種無禮的表現。
與法國人交談要回避個人問題、政治和金錢之類的話題。交談時,他們喜歡與對方站得近一些,並愛用手勢作輔助。對他們而言,拇指和食指分開表示“2”,用食指指自己的胸部表示“我”,拇指朝下表示“差”或“壞”,聳肩則表示高興或驚訝。
第三節 德國禮儀
德國的全稱是:德意誌聯邦共和國,釋義為“人民的國家”。德國位於歐洲中部,麵積為35 .70萬平方公裏。人口8 237萬。主要是德意誌人,還有少數丹麥人、吉卜賽人和索布族人,以及500萬左右的外籍人士。居民中47 .2%的人信奉基督教,35 .9%的人信奉天主教。通用語為德語,首都是柏林,國慶日是10月3日( 1990 年德國重新統一日)。1972年10月11日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