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美洲禮儀(1 / 3)

第一節 美國禮儀

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麵積937萬平方公裏,人口2 .85億,美國的居民中,白人占84%,黑人約占13%,還有少數土著居民、亞洲人和南美人,大約生活有100萬華人。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與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英語。國慶日是7月4日。1979年1月1日與中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一、相見禮儀

美國人一般性情開朗、樂於交際、不拘禮節。第一次見麵不一定行握手禮,有時隻是笑一笑,說一聲“Hi”或“Hello”就算有禮了。握手的時候習慣握得緊,眼要正視對方,微弓身,認為這樣才算是禮貌的舉止。同女士握手要斯文,不可用力。如果女士無握手之意,男士不要主動伸手,除非女士主動。握手時不能用雙手。上下級之間,上級先伸手握手。長幼之間,長者先伸手握手。主賓之間,主人先伸手握手。

美國人談話時不喜歡雙方離得太近,慣於兩人的身體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應保持120~150厘米,最少也不得小於50厘米。男性之間,最忌互相攀肩搭臂。

在美國,12歲以上的男子享有“先生”稱號,但多數美國人不愛用“先生、夫人、小姐、女士”之類的稱呼,認為那樣做太鄭重其事了。他們喜歡別人直接叫自己的名字,並視之為親切友好的表示。美國人很少用正式的頭銜來稱呼別人。正式頭銜一般隻用於法官、軍官、醫生、教授、宗教界領袖等人物。尤其是行政職務,美國人從來不以此來稱呼人。

應邀去美國人家中做客或參加宴會,最好給主人帶上一些小禮品,如化妝品、兒童玩具、本國特產或煙酒之類。對家中的擺設,主人喜歡聽讚賞的語言,而不願聽到詢問價格的話。在美國如果有客人夜間來訪,主人穿著睡衣接待客人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

在朋友家做客時,打長途電話要經過主人同意,離開的時候,要留下電話費。在美國,如果要登門拜訪,必須先打電話約好;名片一般不送給別人,隻是在雙方想保持聯係時才送;當著美國人的麵想抽煙,必須問對方是否介意,不能隨心所欲。

二、服飾禮儀

美國人的穿衣非常講究場合、風格和搭配。美國人對西服套裝和休閑西裝的搭配也是很講究的。一般來說,休閑西服需要搭配純棉休閑褲,非正式場合也可以與牛仔褲搭配,一般不打領帶。而正式的西服套裝絕不能上下不同色,除此之外還需同正裝皮鞋、領帶或領結搭配穿著。美國人還十分注重穿衣場合。在有著裝要求的政府部門和公司工作的上班族,工作時間一般是男士西裝革履,女士套裝套裙。若是參加宴會等社交場合,男士要穿正式西裝或燕尾服,女士要穿禮服,化淡妝。即使是在細節之處,美國人的穿著也有一定規範。一般美國人所穿襪子至少分為運動襪、休閑襪和正裝襪三種。美國人穿正式服裝時,一般要求即使抬起腳來也不能露出小腿,所以襪子都很長。美國人的正裝襪至少要比國內普通襪子長一倍以上,穿起來要一直拉到膝蓋附近。

無論是正裝還是休閑裝,在美國市場上都是以舒適的純棉、純羊毛質地麵料為主。百分之百純棉的T恤、襯衫、牛仔褲是美國人的最愛。要說美國人穿衣服有什麼講究的話,這種“休閑風格”就是頭一個講究。

拜訪美國人時,進了門一定要脫下帽子和外套。在美國,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出入公共場合時不要化豔妝,或是在大庭廣眾之前當眾化妝補妝,這樣不但會被人視為缺乏教養,而且還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在室內依舊戴著墨鏡不摘的人,往往會被美國人視作“見不得陽光的人”。

三、餐飲禮儀

美國人一般樂於在自己家裏宴請客人,而不習慣在餐館請客。他們不喜歡過燙過熱的菜肴,對清蒸和紅燴菜肴也不太感興趣。口味上忌鹹,以偏甜為好。漢堡包是美國人日常食用的食品。他們喜歡喝可口可樂、啤酒、冰水、礦泉水、威士忌、白蘭地等。近年來,美國人的飲酒習慣發生了變化,人們越來越習慣於飲用啤酒、葡萄酒和果酒。在一些地方,人們喜歡飲淡茶,而在另外一些地方,人們喜歡喝濃茶。

當你答應參加對方舉辦的宴會時,一定要準時赴宴,如果因特殊情況不能準時赴約,一定要打電話通知主人,並說明理由,或者告訴主人什麼時間可以去。赴宴時,當女士步入客廳時,男士應該站起來,直到女士找到了位置才可坐下。美國人在招待客人時,大多用焙牛肉、焙雞肉,因為這些菜頗受一般美國人的歡迎,既方便又實惠。隻要另配上一兩種蔬菜、芋類及穀類,如果再準備一些飯後甜點,就算是大餐了。他們不喜歡在餐碟裏剩食物,認為這是不禮貌的。喜愛中國的蘇菜、川菜、粵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