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為了拯救紐芬蘭漁場的自然生態環境,加拿大漁業部隻得宣布:徹底關閉紐芬蘭及聖勞倫斯灣沿海漁場。
3.北海漁場
北海是淺海,它經常受氣旋風暴侵襲,翻滾的波浪把海底的無機鹽類卷到上層,為浮遊生物的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北海漁場處於北大西洋海流(暖流)與來自北極的海水(冷流)交彙處。
冷、暖海流交彙,產生湧升海流。湧升流區域海水不斷從下層湧到表層,海水下層的腐解的有機質等營養物質也隨之被帶到表層。因此,這一海區水質肥沃,形成北海高產漁區。這裏的魚產豐富,種類繁多,是世界著名的漁場之一,鮮魚的產量占世界的一半,附近各國沿海人民均以漁業為主要工業。年平均捕獲量300萬噸左右,約占世界捕獲量的5%,鯡魚和鮐魚幾占總捕撈量的一半,其他有鱈魚、鰵魚和比目魚等,還盛產龍蝦、牡蠣和貝類。
北海不但漁業資源豐富,它的海底還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北海海底被英國、荷蘭、德國、丹麥和挪威瓜分成幾個石油、天然氣的勘探和開發區。
現在北海已探明的石油貯藏量為230億桶,是世界排名第九的大油田。在北海油田的開發中,挪威和英國獲益最大。挪威從1971年開采北海石油起,到1975年已自給有餘,成為西歐第一個石油輸出國;英國從1975年開始開采北海石油,1984年原油產量達1.3億噸,成為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
但由於海區四周城市集中,工廠林立,長年大量向北海傾倒和排放廢渣和汙水,尤其近20年來隨著北海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和油輪、油管經常漏油,北海受到嚴重汙染,急需采取有效保護措施。若非科學的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北海海區的前景令人堪憂。
4.北海道漁場
北海道魚場是世界著名漁場之一。地處亞洲東部的日本北海道漁場,位於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的交彙處北海道附近的海域。
由於海水密度的差異,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發生垂直攪動,把海底沉積的有機質帶到海麵,為魚類提供在豐富的餌料,另外寒暖流交彙可產生“水障”,阻止魚群遊動。由於捕魚業的科技發達,國家的養殖漁業也很發達,從而使此海域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
日本北海道漁場主要盛產的魚類是:鮭魚、狹鱈、太平洋鯡魚、遠東擬沙丁魚、秋刀魚等。
鮭魚又叫三文魚,是一種流行的食品,也是一種甚為健康的食品。鮭魚肉含有高蛋白質及脂肪酸,但脂肪含量卻較低。鮭魚肉呈橙色,是紅肉的魚類,但有少量白肉的野生品種。
狹鱈又稱明太魚,分布於日本海南端到白令海峽北側的楚科奇海及加拿大等沿海,沿寒流少數可達朝鮮半島西側。其為冷水性海魚,在日本海為重要經濟魚類之一。
鯡魚是重要的經濟魚類,其魚群之密,個體之多,無與倫比,可以說它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一種魚。鯡魚的密集遊動,是一個十分壯麗的場麵。因為鯡魚的產卵場所的水深隻有1米左右,由於魚群過於密集,所以上層的魚頭部和脊背都會露出水麵。在繁殖季節,雄魚排出的大量精液,致使海水都因此而變成白色膠狀的樣子。
秋刀魚屬中上層魚類,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北部溫帶水域,體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等,味道鮮美,所以蒸、煮、煎、烤都可以,而且價格便宜。
北海道
北海道麵積占日本國土的五分之一,麵積約為7.8萬平方千米,位於北緯40°,東經139°,是日本第二大島,南北寬420千米,東西長540千米。
北海道漁場對於全日本的漁業經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