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異彩紛呈航空港(1 / 1)

航空港,顧名思義,是航空運輸用的飛機場及其服務設施的總稱。而飛機場即簡稱機場,是用於飛機起飛、著陸、停放、維修的場地。航空港與機場是兩個概念,前者包括後者,另外還有旅客候機樓、貨運站。但在習慣上這兩種名稱往往混用。比如我們熟知的北京首都機場實際應稱為北京國際航空港。

航空港是由機場發展而來的。早期的機場十分簡陋,世界上第一個機場是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試飛“旅行者”號飛機的地方,位於美國華盛頓東南350千米處。1910年前後,飛機首先用於軍事,於是軍用機場也就應運而生。20世紀20年代,航空運輸開始創辦,由於飛機速度低,對地麵設施要求不高,當時的機場隻占地幾十公頃,隻建有簡單的房屋、機庫和跑道。50年代,隨著噴氣式民航客機的問世,才由在運輸繁忙的城市建設了可供各類飛機起降、服務設施完善的航空港。70年代,一批現代化的應用電子計算機自動控製的航空港相繼建成,大大促進了航空運輸的發展。

目前世界上現代化的航空港主要由三個部分,即飛行區、客貨運輸服務區、機務維修區組成。

飛行區是占地麵積最大的區域,主要有飛機跑道、滑行道和停機坪以及各種保障飛機飛行安全的設施。

客貨運輸服務區主要是候機樓、停車場及相應的服務設施。

機務維修區有維修廠、機庫及各種設備。

美國的航空事業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有航空港設施的城市有1300多個,而有些大城市一般都有好幾座航空港。因此到美國乘飛機旅行,一定要搞清楚在某個城市哪座航空港起飛、降落。目前,按旅客吞吐量總數計算,世界第一、第二位的航空港都在美國,即芝加哥的奧黑爾航空港,1993年旅客吞吐量超過6000萬人次;達拉斯沃斯堡航空港,1993年旅客吞吐量4900萬人次。美國的航空港都具有自動化、信息化和現代化的特點。建築典雅雄偉,候機樓設施豪華,電視屏幕隨時向旅客預告當日的飛機班次和時間;休息廳有各種畫報、報刊供旅客閱覽,酒吧和咖啡廳提供各種飲品和點心,還有免稅商店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供旅客選購。

美國機場的總數堪稱世界之最,1987年在國際民航組織注冊的就有16000個。

居世界第三位的航空港是英國的希思羅航空港。1993年旅客吞吐量達4700萬人次。

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也是世界聞名的現代化航空港之一。它占地30多平方千米,擁有7座梯形衛星登機樓和41座可伸縮的圓筒登機橋,有一座歐洲最大的機庫和4條長3600米、寬45米的飛機跑道,每天飛機起降170次。1990年二期工程結束後,每年飛機起降達138萬次。

我國最大的航空港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位於北京東北郊,居市中心25千米。這座機場於1968年建成投入使用,1988年對候機樓進行新擴建。機場有東西兩條跑道,東跑道長3800米、寬60米,西跑道長3200米、寬50米。可供世界各種大型民用飛機起降。擴建後的候機樓有7萬多平方米,有寬敞的國內、國際旅客進出港大廳,東西兩個衛星候機廳,周圍裝有14個活動廊橋。新候機樓每小時可接待旅客1500人。按1993年旅客吞吐量計算,估計在世界機場的排名為60~70名左右。

隨著航空運輸業的飛躍發展,飛機愈來愈大型化、高速化,航空港也愈來愈現代化。

目前全世界最現代化的航空港當屬美國新丹佛國際機場了。這是一座新建的大型國際機場,占地137平方千米。目前建成的有3條長3700米的南北平行跑道,每小時可降落99架飛機。整個機場擬計劃建造12條跑道。

這座機場是世界上第一座全部用計算機設計建造和管理的機場。年吞吐量為3400萬人次,到2020年估計為11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