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一個被談論得太多的話題
“黑洞”和“暗流”
這是一個已經被人談論得太多的話題。
然而,它讓人無法迴避。因為它關係著中國生態建設的成敗,關係著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關係著我們的子子孫孫……
1998年8月7日在長江防洪搶險的緊張時刻,長江中下遊之間曾發生過一件震動國內外的大事——被當地官員稱為“固若金湯”的江西省九江市長江大堤決口,洪水居高臨下,不僅威脅九江45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將使京九鐵路、昌九高速公路和九江長江大橋被毀或中斷,影響波及華中、華南、華東、華北廣大地區。
為了盡快堵住決口,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副總理溫家寶、國防部長張萬年等親自過問和指揮,搶險部隊兵將達兩萬餘人,出動預備役、民兵3萬人以上,僅在決口處一二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就聚集了14名將軍在指揮戰鬥。
九江市動員了1.2萬名幹部職工前往堵口一線搶運物資和糧食,在一線參加搶險的九江市幹部、群眾達10多萬人,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曾發明“鋼木土石組合壩”堵口技術的北京軍區某集團軍,組成了抗洪堵口技術分隊,飛馳九江救險。
經過五天五夜的鏖戰,最後終於堵住了決口,然而國家和人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除十幾萬軍民直接參戰外,還動用了船隻150餘艘,衝鋒舟、橡皮艇120多艘,汽車、裝載機、挖掘機等設備1000多台(輛);消耗的堵口物資有沉船10艘,土石方20餘萬方,稻穀豆類2700多噸,鋼材80多噸,化纖袋、麻袋177萬多條,毛竹3500多根,木材100餘立方,耗資達數億元。僅向決口處拋堵的糧食,便可供1.5萬人吃上一年。
至於這次決堤到底死了多少人,卻沒有人說得清楚,有人說是幾百,有人說是幾千……
九江長江大堤為什麼會潰決?是不是僅僅因為洪水?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這段大堤1995年才重新修建、耗資平均每平方米達1萬元。原設計防洪牆應該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但實際上不但水泥標號不夠,摻沙太多,而且一些牆段裏根本沒有一根鋼筋,有的隻是“替代品”鐵絲和竹片,而即使有鋼筋的地方,鋼筋的直徑也和設計要求的16毫米相差很遠,最多隻有小拇指粗。
這是一個典型的豆腐渣工程,由個人承包修建。
而豆腐渣工程又總是和官場的腐敗現象聯係在一起的。
在生態環境建設中有沒有類似九江大堤這樣的豆腐渣工程乃至別的“黑洞”泥?
答案是肯定的。
實施天保工程後僅四川省便先後處理了各級林業局長近20人,其中最重的被判刑6年。還有一位縣委書記也被逮捕法辦。這些人有的是將“天保”資金挪作他用(包括興辦第三產業、修建廠房等等),有的是對偷伐天然林製止不力,還有個別人則是將部分“天保”資金當成獎金進行私分。
在退耕還林中,也有腐敗的暗流在湧動。有的糧食部門不按國家和省上的規定給農民供應合格的糧食,而是趁機處理已經不能食用的甚至不能喂豬的鼠耗糧、陳糧;借此獲得部門利益;有的鄉、村基層幹部借退耕還林之機牟取私利,不但不向農民們講請楚退耕還林的政策,而且還在兌現糧食時搞“兩本賬”,對上一本,對下一本,對農民進行克扣,林業部門派人將糧食直接發放到老百姓手裏,竟引起了一些鄉、村領導的不滿;也有一些基層林業站和鄉政府扣取退耕還林農民的錢、糧作為工作經費(每戶扣糧食10斤)……
以沐川縣為例,該縣的五指山造紙廠曾將建立原料基地的造林資金1000多萬元用以建築廠房,2000年被查處,副縣長等多人被撤職,但在退耕還林(草)工程中,許多農民又反映,根本不了解政府的有關政策。
2001年12月底,在寒冬迷茫的霧氣中,我來到了沐川縣的沙溪村,竹陰下一群農民圍住了我,他們衣服單薄,穿著沾滿泥濘的草綠色“解放鞋”,問他們:“退一畝給多少糧、多少錢?”他們的回答是:“不曉給好多糧,好多錢,反正政府讓退就得退,給我們多少算多少……”“哪個給你講政策嘛?隻曉得讓我們退了糧食種竹子,政府叫搞我們就搞……”
正因為政策沒有講透,少數農民一直不懂得退耕還林還要簽合同——他們隻糊裏糊塗地在合同上蓋了個章,竟不知道合同的內容,於是部分鄉、村幹部便趁機牟取私利。有戶農民反映,他家一共退耕2.2畝,第一次兌現時按2.2畝給了糧食,第二次卻變成1.7畝了,不曉得是咋回事……同行的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告訴我,農民來告狀的不少,他們曾經多次處理過類似的問題,確實有一部分鄉、村幹部在兌現補助錢、糧時做了手腳,發現後就處理了,沒發現的就無法了。
除此之外,農民們還反映,“上麵”提供的種苗質量很差,大部分死了,不如自己去買的……
種種腐敗現象無疑大大影響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和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
2001年8月,在四川省“天保”和退耕還林(草)工程試點工作會議上,省財政廳副廳長王雪梅曾在發言中指出,“兩大工程”在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滯留、欠撥資金;弄虛作假,虛報工程項目,虛列工程支出,通過假賬騙取或套取工程資金;擠占串用資金,擅自改變資金用途;用工程款抵交稅款;將工程層層轉包,牟取私利;退耕還林不按政策要求實施,將已建成的梯田、好地、平地、糧食高產地納入試點範圍,片麵追求成片、連片的規模效益。
四川省監察廳副廳長陳文華在發言中也指出,從接到的舉報信和查處的案件情況看,各地在實施“兩大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些縣、鄉領導幹部對國家實施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地方由於管護責任製不落實,執法監察不得力,盜伐林木、濫占林地等問題時有發生;退耕還林還草不堅決,還林不退耕的問題較為普遍;工程資金管理不嚴,部分地方虛列開支,串用、挪用資金等違規使用工程資金現象較為嚴重;個別基層幹部弄虛作假、虛報冒領錢糧,不將補助兌現給農民較為突出。
2003年3月初,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揭露了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一個村連續三年不向退耕還林(草)農民兌現補助錢、糧的不法行為,中央電視台曝光後,四川省和內江市進行了嚴肅查處,除立即向農民兌現了全部錢、糧外;區委書記、區長等多名幹部被撤職。
腐敗現象當然不僅僅反映在對“天保”和退耕還林(草)工程資金的使用上。按規定,企業的排汙費應100%收取,收取後70%用於建立環保補助資金,進行環境治理,30%用於環保部門自身建設,但涼山州環保部門卻違反規定,對企業的排汙費隻收取30%,而這30%又全部用於本部門的獎金、福利和彌補行政經費的不足,以致環保補助資金遲遲不能建立,而各排汙企業則認為已經交了錢,排汙已經合法。
涼山州西昌市的一家化工廠嚴重汙染,引起地下水變質,老百姓們反映強烈,多次要求處理。1999年這家工廠整體出賣時,買方要求提供環保合格文件,廠方報告環保局後,分管副局長要求監測,但工廠的環保科長向環保局局長私下“請示”後,局長竟大手一揮說:“算了,放他一馬!”並勒令有關科室打印正式文件,蓋上大印,證明該廠“環保合格”。
阿壩州紅原縣在進行牧區“三配套”建設時,省畜牧局在“九五”期間曾陸續投入了3000萬元資金,但據了解,真正到牧民手裏的,不足三分之一。大量資金被挪用,發工資、發補貼、買進口小轎車、吃吃喝喝接待上級……小小一個縣,許多局竟用起了“沙漠王子”。省領導下去檢查時,到牧民家一問,發現了問題,問縣領導咋搞的,縣領導支支吾吾隻是強調困難……
與腐敗現象相聯係的便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官僚主義。小平同誌對中國的官僚主義曾經深刻地揭示和批評道:
官僚主義現象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廣泛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它的主要表現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濫用權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好擺門麵,好說空話,思想僵化,墨守成規,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辦事拖拉,不講效率,不負責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諉,以至官氣十足,動輒訓人,打擊報複,壓製民主,欺上瞞下,專橫跋扈,徇私行賄,貪贓枉法,等等。這無論在我們的內部事務中,或是在國際交往中,都已達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
小平同誌把徇私行賄和貪贓枉法,也歸入中國的“官僚主義現象”之中了。
考察中我曾隨一些上級部門的一些“檢查組”到基層檢查生態環境建設情況,其中有兩個檢查組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個是××市財政局、紀委、林業局、糧食局聯合組成的“執法檢查組”,一路上飯吃得講究,檢查工作卻是“走馬觀花”,而且從來沒有聽到檢查組成員們認真研究一下工作,倒聽他們男男女女“妙語如珠”地說出一個又一個“葷段子”和順口溜,什麼“幹部有四怕,一怕群眾寫信,二怕小姐有病,三怕情人懷孕,四怕老婆不信”等等,據說當地的幹部們每人都會說幾個“葷段子”,聚在一起時便互相交流,誰說得最多便最得意。因此三天下來,雖然基層反映挪用“天保”和退耕還林工程款情況十分嚴重,但檢查組“酒杯一端”也就“政策放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