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2 / 3)

“沒問題,你放心回去吧,我會盡力的。不過出了問題,你可別見怪。”

“不會的。”

凱莉很感激地望著海倫娜。此時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下了。

情商感悟:

盡可能隨時隨地對有困難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這樣一來,當你有困難時,他們將不會忘記你曾給予他們的幫忙。同舟共濟遠遠比同室操戈更有意義。把自己融進去,而不是擠出來,這是新世紀“團隊協作”的要義。

第315天辦公室裏的交往距離

大學畢業那年,蕭冉為了證明自己,隻身去了一個離學校很遠的城市。初來乍到的她不認識任何人,走到哪裏都是滿世界的陌生,沒有人一起說話、沒有人跟她一起分承離家的苦,滿懷的熱情遭遇了冬天的寒冷,整個人像被冰封了。

琳雨是辦公室裏第一個衝她微笑的人。她們從每天隻簡單打一個招呼,到對某些公共事物發表極其相近的個人看法,然後,話題逐步涉及辦公室內外的其他種種,琳雨讓她感覺到與人交往的溫暖。

她們的共同話語越來越多,共同的活動也越來越多,工作日一起上班、周末的時候一起shopping,那段時間裏,兩個人幾乎是形影不離,行同姐妹。

很快,她們就發現了許多對方不能相容的性格特點,開始的時候,彼此還在相互包容著、忍耐著,最後,終於爆發了。相互說著刺痛對方的話,因為相知得深,所以相傷也深,直到有一天她從這種相互牽製的關係中決然而又不舍地退出。

情商感悟:

人的相處就是這樣,兩個人距離很遠,沒什麼接觸的時候,彼此感覺很陌生。漸漸地越靠越近,你們知道了彼此許多的隱私,但是爭吵、意見也越來越多。辦公室的同事之間,建立起來的感情和朋友是不同的,要想繼續保持這樣的感情就要掌握好距離,不遠不近才能既合作又不傷害對方。

第316天不要讓自己成為職場上的“雞肋”

雞肋,肉少骨多。在古代還被認為是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東西。而在凡事追求效率的今天,已經變成食之無肉,棄之無味之物了。

媛媛是在大學的時候學的是英語專業,畢業後在一家外企找了份助理的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幫經理整理一下文斜或者翻譯一下文稿,工作清閑,但工資卻從來沒有漲過。看著身邊的朋友都快月薪過萬了,自己還是隻有每月3000的微薄收入。媛媛懊惱極了。再加上公司每年都會有新人進來,他們對待遇的要求低,而且熱情飽滿。

想想自己的工作沒什麼前途,而且岌岌可危,媛媛痛下決定,辭去了工作。開始學起了茶藝,她發現自己對這方麵的東西很感興趣。而且又有英語特長,可以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她的家鄉有每年一度的茶文化節,年輕漂亮的她輕鬆的當選了家鄉的“茶文化形象大使”。

媛媛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她懂得“樹挪死,人挪活”的道理,很多時候,放棄也是一種成功。

情商感悟:

身在職場,很多時候並不是你退步了,而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世界在不停的變,而你沒有變。當你跟不上職業變化的腳步的時候,你就會變成職場中的那根“雞肋”了。

第317天從工作中獲得樂趣

一個人在工作中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否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當中,是他的事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工作的熱情會感染你周圍的每一個人。

有三個人做了一個遊戲,要在紙片上把他們曾經見過的印象最深的朋友的名字寫下來,還要解釋選擇的理由。結果公布後,第一個人解釋了他選擇所寫下名字的理由是:“每次這個人走進房間,給人的感覺都是容光煥發,好像給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一樣。他熱忱活潑,樂觀開朗,總是讓人感到精神振奮。”

接下來第二個人也解釋了他的理由:“無論在什麼場合,做什麼事情,他都是竭盡所能、全力以赴。他的熱忱感動著每一個人。”

第三個人說:“他對一切事情都盡心盡力,所付出的熱忱無人能比。”

回答問題的這三個人都是英國幾家大刊物的通訊記者,他們見識廣,幾乎踏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結交過各種各樣的朋友。他們的回答卻是出奇的相似。他們互相看了對方紙片上的名字之後,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竟然寫下了同一個人的名字,即澳大利亞墨爾本一位著名律師的名字,而這位律師恰恰正是以熱忱聞名於世。可見一個人的熱忱對自己的工作和人際交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情商感悟:

不熱愛自己工作的人很難在自己的工作中作出成績。反之,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盡心盡力,用最大的熱情投入工作,你就能在工作中取得突出的業績。

第318天不要為了“跳槽”而“跳槽”

張曦大學畢業後,在廣州這個大都市找了份和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可不久,不甘平淡生活的他發現自己的工作枯燥乏味,所以對工作越來越沒興趣。經不住北京文化氣息的誘惑,衝破重重阻力殺到了北京。在這個具有挑戰性的城市,他籌劃著自己的現在和未來。

稍微有了一些積蓄的時候,張曦覺得自己已經不適合做在北京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了,做起事來感覺束手束腳。害怕辛苦的他於是又開始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在終於找到一家中意的公司,正準備踏踏實實大幹一場的時候,他卻又碰到了不“中意”的領導。複雜的人際關係讓張曦“呼吸困難,在“嚴重缺氧”的情況下,他厭倦了那種整天勾心鬥角的工作,於是他又選擇了逃離。

張曦這次離開北京去了浪漫都市——上海發展,因為他認為那是一個更有挑戰性且充滿情調的城市,然而上海也未能留住他的心。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年後,他還在為自己的不適合的工作而苦惱。

情商感悟:

高情商的人在沒有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有很好的規劃之前是不會輕易選擇“跳槽”的。假如沒有投入很好的耐心去迎接工作中出現的難題,那麼選擇逃離隻能使她的職業生涯顯得淩亂不堪,最後難以逃脫被社會和工作所淘汰的結局。

第319天與上司相鬥,你永遠是輸家

與上司之間的戰爭,下屬永遠是輸家

有位女員工,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公司擔任培訓助理,沒想到不到半年時間就幹掉了兩任上司。第一任上司是個專科生,那位女助理瞧不起他,所以整天跟上司對著幹,甚至在辦公室裏對著罵,苦於那位主管隻有她一個下屬,又不能開除她,無計可施,最後隻有他自己辭職了。緊接著公司招聘了一位本科主管,她又欺負對方是新來的,主管一上任,她就開始給上司下馬威。整天跟上司爭權,要平起平坐。新來的上司苦撐了幾個月後就調到別的部門去了。正當她得意地等著坐上主管的位置時,部門經理已經安排了其他主管。而那位主管開展工作前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位女助理辭退了。

情商感悟:

如果上司能力強,下屬應該要盡力協助上司,成為上司的心腹和得力助手;如果你的上司能力平庸或者樹敵太多而長期升不了職,那你要麼辭職要麼轉投其他部門。千萬不要自己迫不及待地出手,與上司展開爭鬥,否則不論輸贏,吃虧的一定是自己。

第320天沒有經驗依然可以打動主考官

劉冬在大學學的是計算機。但由於不喜歡跟機器打交道,他在計算機方麵的實際動手能力幾乎等於零。畢業後,他決心要在其他行業發展。

劉冬個性開朗,也喜歡跟人打交道。一次,他在招聘會上投簡曆時,看到有家公司在找市場部人員,主要負責外聯事務,沒有特別指定專業要求,但是招聘啟事上寫明要“2年相關經驗”。但劉冬還是決定要去試試。

招聘人員在接到招聘人員的簡曆後覺得奇怪,為什麼學計算機的來應聘公關?於是問他:“應聘這個職位,你認為自己的優勢在哪裏?”

劉冬想了一下回答說:“老實說,我之前沒有做過相關的工作,對這個職業也沒有深入的了解。但是我對這個工作很有興趣,我認為自己的個性也很適合,還有,態度最重要,我願意學,願意踏踏實實從頭學起。隻要給我機會,我相信自己會做好。”

最後,招聘人員留下了他的簡曆,之後打電話通知麵試。通過麵試後,劉冬進入了3個月的試用期,並最終成為了公司的正式員工。

情商感悟:

和大多數應屆畢業生一樣,劉冬當年求職的時候也屬於無經驗一族。從專業背景和經曆來看,在應聘公關這個職位上,明顯不占優勢。到底是什麼東西幫助他在應聘中獲得了機會?正是應聘時的坦誠、勇氣以及適當的自我評價。

第321天大膽表現自己,得到上司認同

方小姐是一家廣告策劃公司的文案編輯,她大學時所學的專業是平麵設計,對色彩和構圖的感覺極為準確和到位。可遺憾的是,她既不願去主動地參與公司的設計工作,也不好意思向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從事的工作。她進公司半年後,還是在做試工期時的文字工作。每天麵對著計算機,在拚音和五筆的相互切換中度過一個又一個的工作日。其實她心裏真的很想從事設計,看著同事們完成一個又一個廣告創意與平麵企劃後那份欣喜與滿足,她的內心真不是滋味,因為她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比他們做得更好。可是她又不知該如何向老板說明她的想法,她相信老板終有一天會看到她,注意她的。可最終方小姐還是換了一家設計公司,還是從試工期的文案工作開始,至今也沒有完成過一個設計。

情商感悟:

一味被動地等待他人的發現是極為愚蠢的想法,特別是等你的上司發現。他們的頭腦中不知有多少事要考慮,多少關係要處理,你勤懇的工作態度他們固然不會視而不見,但若指望他能夠明白你的真正需要,那可是天方夜譚了。

第322天職場中沒有“分外”的工作

職場中沒有“分外”的工作,要想登上成功之梯,你必須永遠保持主動率先的精神,這種額外的工作可以使你對本行業擁有一種寬廣的眼界,與此同時獲得更多的機會。

卡洛。道尼斯剛開始在世界著名汽車製造商杜蘭特手下工作時,職務低微,但很快他就被杜蘭特先生當作左膀右臂,擔任其下屬一家公司的總經理。他之所以能升遷如此迅速,原因就是他多做了一點職責外的事。

他說:“剛為杜蘭特先生工作時,我就注意到,每天所有的人下班後。都回家了,杜蘭特先生依舊會留在辦公室裏繼續工作到很晚。為此,我決定下班後也留在公司裏。是的,確實沒有人要求我這樣做,但我覺得自己應該留下來,在杜蘭特先生需要時為他提供一些幫助。

“工作時杜蘭特先生常會找文件、打印材料,以前這些事都是他自己親自來做。很快,他就發現我時刻在等待他的吩咐,久之逐漸養成召喚我的習慣。”

情商感悟:

在當今的商業社會,傳統的對待職業的態度,已經越來越不適應了,隻做到恪守職責已遠遠不夠。那些事事待命而行、滿足於完成交付給自己的任務的員工,將會在工作競爭中越來越力不從心。

第323天放下你的“官架子”

戰爭年代,瑞安上將任空軍參謀長。有人問他:“為什麼有些領導者能夠在戰時使下屬具有完成非常複雜又危險的任務所需要的意誌”。瑞安上將這樣回答說:“你一定非常清楚,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不過,我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領導者首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

“我向下屬提出問題,弄清楚他們在做什麼。我表示對他們正在做什麼非常感興趣。我還從來沒見過誰對別人對他正在做的事情感興趣而做出一些不友善的回應。在許多夜裏,比如說改裝老式B50型轟炸機的那些日子,我幾乎每天10點或10點半都會來到機場,爬到梯子上與正工作的機械師進行交談。我問他:‘你們現在在幹什麼?’當然,我心中知道他在幹什麼。不過,我也確實要了解到更多的情況。也許他們喝不成咖啡,因為那個時候餐廳已經關門了。因此,我會記住這個事情,我甚至會替他拿一杯咖啡來。或者我要求餐廳整晚開放。我對這個人的工作表示了很高的興趣,為此他幹得手上都起繭子了。”

瑞安上將認為自己之所以能讓別人格外賣力地工作,“全是靠與他們進行交流。我跟他們交談,而不是那種高高在上訓話,因為我對他們正在做的事非常感興趣。同時他們對問題的回答總是能夠讓我受益匪淺。”

情商感悟:

其實,究竟能不能當個好老板,不在於“官架子”端得大不大,而在於是否具有親和力,是否得到了員工的認可,能不能讓員工真正的信服和敬仰。

第324天把自己當作“上司”

在一次銷售會議上,IBM創始人老托馬斯。沃森先介紹了公司的當前銷售情況,分析了公司目前的種種困難,然後讓大家思考發展對策。這個氣氛沉悶的會議一直持續到黃昏,隻有托馬斯。沃森自己在說,其他人則顯得心不在焉。

麵對這種情況,老沃森沉默了10秒鍾,突然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THINK”(思考),然後對大家說:“我希望大家把自己當作公司的主人,想象自己如果是老板該怎麼思考問題。別忘了,大家都是靠工作賺得薪水的,我們必須把公司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來思考。”然後,他要求在場的員工開動腦筋,每人提出一個建議。

結果,這次會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大家提的問題,也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從此,“像老板一樣去思考”便成了IBM公司員工的“座右銘”。

情商感悟:

像老板一樣去思考問題,就是站在老板的立場看問題。這樣你才能以一個主人翁的姿態想老板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而這種員工正是老板最喜歡的,假如你真的能做到站在老板的立場思考問題,老板一定會對你青睞有加。

第325天我不能見利忘義

福特公司是世界上大名鼎鼎的公司。有一次,一台馬達壞了,公司所有的工程技術人員都未能修好,隻好另請高明。他們請來的人叫思坦因曼思,原來是德國的工程技術人員。思坦因曼思流落到美國後,窮困潦倒,沒有公司肯雇傭他,最後一家小工廠的老板看重他的才能雇用了他。

福特公司把他請來,他在電機旁聽了聽,最後在馬達的一個部位用粉筆畫了一道線,並接著說:這兒的線圈多繞了一圈。果然,把這多餘的一根圈線去掉後,電機立刻運轉正常。

亨利。福特對這個人非常欣賞,一定要他到福特公司來。思坦因曼思卻說:“我所在的公司對我很好,我不能見利忘義,跳槽到你的公司來。”

福特因此更加欣賞思坦因曼思,一方麵因為其高超的技藝,另一方麵更因為其對公司高度的忠誠!後來,為了得到這個忠誠與才能兼備的人才,福特竟不惜買下思坦因曼思所在的那個工廠。由此可見,忠誠的價值是相當昂貴的,忠誠是最寶貴的職業道德之一。

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員工與公司被普遍認為是一對互利共生體。其實,在更高的層麵上,兩者是和諧統一的——公司擁有忠誠和有能力的員工,業績才會有所保證;員工必須依賴公司的平台才能獲得物質報酬和滿足精神需求。